“哎,哎,我……唉!我不相信的,我沒聽見人家說啊,哼!我認識你家秦凝的孃舅,我去問!讓她孃舅來說!”

娘……舅?!

秦凝在灶後聽著袁志忠孃的話,腦子裡好不容易出現一個模糊的身影,孃舅?!

呵呵!她的孃舅是誰啊,她自己都不太認識呢!

灶外頭腳步聲開始流動,秦凝探出頭去看,便看見袁志忠的娘匆忙而生氣的背影一閃,不見了。

秦阿南站在灶間門邊,手裡還握著個鏟子目送,估計袁志忠娘出了大門了,秦阿南很不高興的哼了一聲:

“哼!還不相信!問孃舅?問誰都沒用!哼!沒見過自己上門幫兒子說媒的!”

秦凝從灶後走出來,拍拍手上的灰,說:“我還沒見過直接幫女兒定親的呢!我倒是幾時定的親,啊?阿南阿姨?啊?”

秦阿南見秦凝臉色不大好看,還連姆媽也不喊了,她趕緊把手裡的鏟子放下了,拉住秦凝說:

“哎,囡,這個袁什麼志忠的……你是不是很喜歡啊?”

秦凝撇嘴:“我喜歡什麼呀!只是問人家借過書而已。”

“哦!”

秦阿南大大的鬆了一口氣,說:

“哎喲,你不喜歡那就最好了!那我不是要回絕她的嘛!我是沒見過什麼袁志忠,不過我不喜歡這個袁志忠的娘啊!哪有人跑到門上來幫自己兒子說媒的?

他們家要是真的看中你,怎麼也應該挽個媒人來說嘛!那麼大家客客氣氣的。她這算什麼呀?她以為人家細娘是一塊布還是一樣什麼東西啊,看中就好拿的?哼!

她還說的啥,說要是我同意了,明天就叫他們袁志忠來走走,哎喲笑死人了!當人家細娘嫁不掉麼,這麼容易就可以攀親走通了的?

還找舅舅,找了舅舅也是要我們答應了嘛!囡,你說我說的對不對?你說那個矮墩墩女人,不會真的去找你舅舅吧?”

這是秦阿南對袁志忠娘做這件事的理解,也算是當地婦女對婚嫁之事最低層次的理解。

當地的風俗,談婚論嫁,還是要找個媒人的。

就算是自由戀愛的男女,已經感情很穩妥了,但在正式定親前,也都是要請個媒人,這叫現成媒人。

一般來說,這個現成媒人,男方可以請自己的師長或親戚來擔當,但女方,基本上都請自己的舅舅來擔當的。

舅舅這個身份,在秦凝家這邊的農村裡,是很特殊的。

那,女子出嫁時,須得由舅爺——就是女子的親兄弟,從孃家堂屋裡抱出來,抱上花轎(當然,延申到現代,就是腳踏車或者汽車來代替這個花轎),不能沾孃家的地。

那麼這個抱新娘的舅爺還能得一份紅包,叫抱舅利是,男方不給抱舅利是,女方不會把新娘給你抱出去。

這個抱出來的形式,既表示女子在孃家有兄弟支撐,也表示女子出嫁時,沒帶走孃家的福氣。

等這個女子成了別人家的媳婦,今後生了孩子了,舅爺就要代表孃家去送各類祝賀的東西,也表示女子孃家是有助力的,幫女子在夫家長臉。

那麼等這女子的孩子大了,要上學了,第一個新書包,一般是要舅舅買的,這代表什麼,歷史久遠,大部分人也講不清了,反正都是這樣的(好吧,其實是作者君的老媽講不清了,攤手)。

那麼如果生的這個孩子是男孩,男孩定親結婚了,舅舅一定是上賓。

如果這個男孩今後和父母有什麼口角,舅舅就是和事佬,要出來調停。

如果這個男孩今後要和父母分家,舅舅還要來主持分家的事宜。

甚至這個曾經的新嫁娘女子,她逐漸衰老到死了,只要她那孃家舅爺還在的,她的子女就要先告知這位舅爺,問過怎麼辦喪事,才能出喪。

但如果女子生的這個孩子是女孩,女孩要定親結婚了,舅舅就是當仁不讓的、代表女方的媒人,將和男方請的媒人,就定親結婚的相關事宜進行一輪又一輪的商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