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晶晶片的量程倒是沒有問題,長天科技已經有了比較成熟的技術。

但是神經元計算組就比較麻煩。

這個東西目前僅僅是實驗和實踐階段。

生產出來的成本也比較高。

陳瀟上次送給郭洪濤的可穿戴裝置的生產成本是30萬。

這30萬僅僅是計算了生產所需要的原材料以及人工成本,並沒有計算那些浪費的原材料和不斷嘗試錯誤的成本。

如果將這些成本計算進去,那可穿戴裝置就是天價。

第2個關鍵點就是可穿戴裝置的螢幕。

該螢幕使用京東方最新的螢幕。

說的是京東方最新的螢幕,其實整個技術全是由長天科技提供,京東方只是代為生產而已。

但是柔性屏的技術也是非常的不成熟。

要保證螢幕的通透性非常強,並且能夠在極薄的材料之中顯示資訊,還要保護使用者的視力。

而且其顯示效果要達到非常理想的水平,這需要非常高的技術含量。

長天科技也是因為在手機螢幕基礎上面吃了大虧,所以耗費巨資,成立了專門的科研團隊。

在柔性屏技術上進行了突破,解決了一些難題,但是還沒有降低成本。

而關於柔性螢幕的設計方法,陳瀟其實也有自己的想法。

他雖然不是物理材料科班出身,但是在技術的制高點方面,還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就邏輯上來講,液晶螢幕其實就是在兩塊平行板之間填充液晶材料,透過電壓來改變液晶材料內部分子的排列狀況,以達到遮光和透光的目的來顯示深淺不一錯落有致的影象。

而在兩塊平板之間再加上三原色的光濾層,就能夠顯示彩色影象。

這一點其實是在碳晶材料上面也能夠實現。

而且碳晶材料的透光性要比傳統的液晶材料更加好一些,而材質會更加輕薄一些,韌性也會更強一些。

如果將傳統的液晶面板材料更換為碳晶材料,或者是將兩種材料疊加使用,是否會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科技指南並沒有告訴陳瀟柔性面板的具體技術。

甚至都沒有這一項。

這就很能夠說明一個問題。

無論是液晶螢幕還是柔性螢幕,在整個人類未來科技的構成之中,應該不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

以目前長天科技現有的技術能力應該是能夠突破的。

第3個關鍵點,就是電池問題。

長天科技已經擁有了非常先進的生物電池技術,所以電子問題非常好解決。

要量產就需要降低成本。

無論是否和相關部門或者是郭洪濤合作。

可穿戴裝置要走出商用的這一步,就必須要完成相應的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