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至關重要的新領域(第2/4頁)
章節報錯
現在市面上各種VR裝置參差不齊,但技術水平含量都不怎麼高。
充其量也只是一個簡易的光學轉換裝置,在眼睛在眼鏡桶前面放一個手機。
使用者帶著裝置之後,看著手機播放的經過特殊處理的畫面,就感覺好像置身於畫面之中。
即便是如此簡陋的原理,在市面上也少有與其匹配的遊戲或者是應用資源。
不過VR裝置的銷量之所比較好,是因為動作片也能夠經過簡單的視覺處理,讓使用者能夠身臨其境。
這是單身漢的福音。
特別是在某些網站上,出現了賣裝置送資源的福利。
這讓不少男性網友深諳其道並且趨之若鶩。
但無論是VR裝置也好AR裝置也好,亦或者是智慧手環和智慧手錶。
其都沒有達到人類所預想的可穿戴智慧裝置目標。
造成這種窘境的原因有三個。
第1個是裝置的體積實在是太過於龐大。
可穿戴的AR和VR裝置,少說都有兩三百克如果有一些效能比較好可能會達到一兩斤。
如此笨重的裝置戴在頭上,躺在床上看看電影還行,是絕對不可能在日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之中使用。
如果你在大街上看著,誰真的帶著VR眼鏡在行走。
你是絕對不會向他投以羨慕的眼光,而是會默默的罵一句傻逼。
第二個原因就是,效能不足。
目前所有的可穿戴裝置,要麼就是簡單的視覺騙局,要麼就是簡易的虛擬現實,相互融合(比如夢可寶遊戲)。
裝置還並沒有真正的做到給人類的生活工作和學習帶來方便。
造成這樣的原因,除了是因為裝置晶片的計算能力達不到要求意外,許多應用也達不到要求。
第3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續航問題。
如果不使用長天科技的生物電池,按照手機功能打造的可穿戴裝置其耗電量也是非常可觀的。
而耗電則意味著電池體積增大,同時也意味著重量增大。
當然可穿戴裝置沒有辦法完全普及,還有很多原因。
這些都是裝置發展道路上的絆腳石。
但實驗室研發的驚鴻晶片就能夠完美的解決這個問題。
效能方面就不說了,生物晶片在和傳統的半導體晶片聯合封裝之後,所擁有的效能將會遠遠的超過現在市面上的一切商用晶片。
無論是用在PC上還是用在可穿戴裝置上,都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陳瀟從說明書上能夠得知,神經元的生物晶片是能夠直接和大腦連線的。
如果神經元生物晶片能夠直接和大腦連線,那麼就可以將人的整個眼睛當做是可穿戴裝置。
這樣一來就可以避免了裝置過於龐大,或者是不美觀、不方便攜帶的問題。
不過這只是更像科技未來的研究途徑。
路還是要一步一步的往前走。
陳瀟除了將DNA儲存研究告知了屈萍外,更重要的是將神經元晶片和大腦連線對一些技術原理告訴了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