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經過了一系列的測試。

在測試的過程之中,這一些神經組織已經能夠完成簡單的運算。

但是具體要形成晶片,還需要進一步的連線和測試。

目前實驗室的計劃是,培養單獨的神經元組,然後與神經元組聯合在一起。

屈萍向陸銘彙報著說道:“從目前我們掌握到的相關測試結果,如果我們的生物晶片能夠研發成功,那麼比起傳統的晶片,以及我們以前生產的生物晶片擁有以下幾方面的優勢。”

屈萍將陳瀟引到了超級計算機前,這裡有關於人造神經元關聯組實驗的全部資料。

屈萍讓小熒助手開啟了實驗資料,並且用3D動畫向陳瀟進行解說:

“第1個優勢就是,整個神經元組的計算方式和我們的傳統計算機,包括我們使用碳晶晶片的計算機完全不一樣。”

“碳晶晶片和傳統的半導體晶片,最基本的運算邏輯就是0和1,所以它能夠計算一些複雜的運算,但是永遠不可能會擁有情感,算是所謂的情感,也不過是透過大量的資訊接收以及運算和模擬生產的,這一種情感其實是一種邏輯結構,而不是一種情緒結構。”

“相反我們在最基本的神經元組計算單元之中,我們發現了一些情緒結構。”

“第二個優勢就是神經元組計算晶片,擁有初步的意識,這一種初步的意義是是一種很明確的自我認知能力。”

“而自我認知能力是生命和機械最大的區別。”

“採用計算機語言所編寫的任何程式設計的任何產品,包括最先進的機器人,永遠都不可能擁有自我意識,所以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機器人或者是人工智慧只是一種冰冷的機器。”

“而我們的神經元組,有形成獨立思維和自我認知的傾向。”

“第3個優勢就是自我的適應和學習能力。”

“傳統的計算機,並沒有自我的學習能力。就算是我們比較先進的小熒語音助手,也是透過大量給小熒灌注人類的語言和邏輯結構,並且利用倉頡程式設計系統設計了相應的語言庫、實詞以及反饋邏輯,這才讓小熒語音助手擁有了反應快反應準確這樣的功能。”

“所以小熒助手也並不是真正的人工智慧,只是運算邏輯10分的恰當,資料庫10分完備的一種程式而已。”

“但是我們在對神經元組進行測試的過程之中,發現了就算是最單一的神經元組,也有自我學習的能力。”

“我們並沒有給神經元組之中新增任何的邏輯,只是對其進行了一些事項或者是程式的告知。”

“非常奇怪的是,神經元組能夠透過這一些表觀資料形成內在的自我邏輯或者叫做自我適應能力,自我反應。”

“等下一次它們再碰到類似的問題的時候,就能夠很輕而易舉的解答出來。”

“我認為這是神經元組的一種自我學習能力。”

屈萍的這一番表述有一些複雜,使用了大量的計算機以及生物學語言。

為了能夠讓陳瀟更明白自己在說什麼,屈萍給陳瀟舉了一個很簡單的例子。

她從桌面上拿到一個黃色封皮的書籍和黃色的手提包。

“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如果我告訴神經元組,我手裡拿的這個書籍是黃色的,過一會兒之後我問它我的手提包是什麼顏色,他也會知道我的手提包是黃色的。”

陳瀟點點頭,如此看來實驗室已經取得了非常偉大的成就。

距離自己的生物晶片研發成功又更近了一大步。

屈萍說道這裡的時候有一些激動:“我這只是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如果是讓計算機去辨別不同的東西的某種顏色是相同的,那麼我一定要對這種顏色進行編號,並且將顏色的資料存入在計算機之中,這樣計算機才能夠在下一次的時候進行識別。”

“就是我們至少要進行一種由內而外的程式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