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1章 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相互影響?(第2/2頁)
章節報錯
僅僅兩三天的功夫,已經有上萬個大腦罐子搬進了新的基地,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大腦工廠也同時開工,後續產能會提升起來。
大腦工廠內,天花板極高,上面有橫七豎八的許多吊梁,機械手臂就在上面來回穿梭,不停地新增養分,記錄培育狀況。
人體都能數天內培育出來,大腦這點東西也就一天的功夫而已。由此可見,培育生命體的過程中,大腦神經元與身體各部分連結的時間佔據了絕大部分的時間。現在不需要連結身體的其他部分,時間自然就短了很多。
小型化超級對撞機的材料專案瞬間提速,陳瀟非常滿意這個進度,再看看廈門與彰化的海底隧道專案,已經進展到了尾聲。不到一星期,已經將海底管束通道鋪設完畢。這個速度其實比陸地慢多了,只要產能跟得上,陸地一天鋪設五百公里都沒問題。
現在管束通道的生產方式有了變化,過去是澆築,然後拆磨具,現在是直接把一根兩頭密封的圓柱固定住,然後直接把材料澆上去迅速成型。這根圓柱自帶冷卻作用,所以材料淋上去很快就會成型,並且溫度控制恰到好處,再怎麼淋都不會增加厚度。
更絕的是,隨著管道拉出,淋灑作業不會停,這樣一來,想弄多少的管束通道都沒問題。這就是為何要把生產環節建在施工附近的緣故,節省運費還便利,要是規劃得當,甚至可以一邊生產一邊下海,海底的方向由深海機器人來把控就行。
多段連結也不是什麼難事,對應的縫合劑被開發了出來,原本那個封堵一端的方案不合理早就被丟到一邊去了。
既然水泥都有水凝性,按照長天科技現在的技術,搞個海底能粘合起來的粘和劑也很合理吧?
相當的合理!不過最近網路上出現了一些不太合理的聲音。
“跟大家說件事,我在虛擬世界摔了一跤,疼得要命,結果回到現實世界後,發現同樣的地方一樣疼痛,你們說怪不怪?”
“誒?我好像也有相同的經歷,之前在虛擬世界扭到了手,沒來得及在虛擬世界調整回來就下線了,結果到了現實世界我的手果然不太正常。”
“我說個反向的事情!我在現實世界被紙割開了手,那感覺是真的難受。然後到了虛擬世界後,下意識的調整了狀態,結果出來後,手上的外傷就好了!”
“我也有……”
這些事情並不多,加起來也就是上萬件,全地球在虛擬世界裡面的人已經超過了三十億,由此可見,這個比例並不高。所以很多人覺得這是無稽之談,甚至是吸引人眼球。有的人專門做了實驗,發現並不是這樣。
一些人被要求再來一次進行證實,然後不能重複,也就被人說是撒謊了。那些人受不了,信誓旦旦的發誓,誓言還相當的惡毒,但沒人相信。
這年頭,神明,報應都沒用,生死的禁忌都打破了,誰還相信這些玩意?
這樣的事情太小,每天也就雞零狗碎的發生幾起,沒有掀起太大的浪花,但是架不住那些人不服氣,楞要證明自己沒瘋。所以這些人聯合起來,搞了個組織吧,反正就是一起互相描述經歷,然後製作相關的影片和報道。並且呼籲更多的人有類似事情的話記錄一下。
還真別說,陸陸續續有一些人真的拍攝到了類似的畫面。虛擬世界也是有錄影功能的,自己只要在現實世界拍一下,進去虛擬世界拍一下就行。
結果還是被多數人認為編造的,這個念頭搞搞假影片不算困難,腦子裡面過一下畫面就能製作,怎麼誇張都行。除非是伺服器稽核給出判斷依據,問題是伺服器哪有這麼閒?如此龐大的虛擬世界,維持就很不容易了。
沒辦法證明自己的這些人也是淡定了,自己說自己的吧,別人愛信不信。
這件事好巧不巧引起了長天科技氣候部門員工小鄭的注意,就是陳瀟交代尋找現實世界多個區域氣候好轉原因的部門,小鄭就是其中一員。
他所在的部門接到陳瀟的要求後,開始進行虛擬世界推衍,然後給出了一系列的可能,但是沒有太大的說服力,這種事情本身就很難尋找原因。即便伺服器找出了這些年的水文資料,還把天文的原因歸納進去,找到的原因匹配度依舊不高。
虛擬世界推演東西是建立在規則之上的,並不是什麼都能推演找出原因,它更像是一個預知的系統,推測後面的事情還拿手一點,並且需要切實可行的規律做打底。如果要虛擬世界推衍你的女友為什麼生氣了,它也無能為力。
小鄭看了這些人的資料後腦子突然靈光起來,立馬對比了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中的資料。後來有了驚人的發現,改善首先是從夏國開始的,因為虛擬世界2.0就是以夏國為藍本進行的真實化改造。後來影響逐步擴散到世界各地。
整個虛擬世界依舊老老實實的按照地球的格局來進行的製作升級。
然後現實世界當中的氣候改良也遵循了這個規律!雖然幅度不大,但是透過趨勢分析依舊得到了這個結論。
這個發現太過於驚人,小鄭上報了主管,主管領著大家再次進行推演,無論在那裡推演都得到了這個結論。於是小鄭就被送過去做彙報了。
陳瀟親自跟他進行了隨聊會議影片,小鄭有點緊張,但還是把猜測給說了出來。
眼神閃爍的陳瀟非常安靜,他不知道在想些什麼,過了一會,他開口個給予了肯定:“幹得不錯,這個理由我接受了,這件事先保密,我們還需要做更多的調查。”
隨後,陳瀟聯絡沈薇派調查小組去秘密調查這件事,那個民間的組織自然被列入了調查範圍。
沈薇的人根本沒費多少力氣就蒐集到了大量的案例,隨後對後期的影片進行了技術分析,那些影片基本上沒有造假的。
有的人蹭熱度,也確實製作了一些造假影片,不過比例很少。估計是這種事情沒有形成熱點,所以好多人蹭不上。
而造假推動熱點事件的行為,長天科技是會扣分的,誰都不敢做這樣的事情,所以才只有一些跟風的神秘事件愛好者跟著搞了些影片而已。
調查結果很快就出來了,就連調查人員都震驚了,這也太離奇了吧?虛擬世界開始跟現實世界互相影響了嗎?(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