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實驗,我們再做一次實驗,快點準備。啊呀,真是,忘了,忘了……”負責人一邊指揮一邊解釋。

原來,給生物發動機做實驗的時候,喂的是固體的能量塊,如果喂的是流食——也就是液體狀的能量塊,會有什麼後果?當然是輸出更加的平滑,平均功率更大了,畢竟單位時間內消化的能量塊會更大。

實驗重啟之後,判斷果然是對的,生物發動機再也沒有了那種頓挫的峰值,平均速度閾值提升到十八萬轉,極限轉速到達了二十二萬轉。

然而發動機的溫度也是迅速的上升,這個問題就有點麻煩了,好在十八萬的轉速已經是當世無雙了,散熱的問題後面點解決都沒事,先把發動機改裝這件事做了再說。

生物發動機的實驗宣告成功,下一步就是進入實戰環節。

長天科技首先“下手”的物件就是自家的噴氣式無人機,不是蜉蝣那種,而是出門護航伴飛的那種,比如“獵殺”無人機。

世界上主流的噴氣式飛機都是用渦扇發動機的,大致的過程就是吸入大量的空氣,然後經過多重壓縮,再噴出燃油點燃,然後強大的熱流推動扇葉高速轉動,讓飛機高速運動。

看著很簡單,對吧?其實真的很不簡單。

最難的不是原理,而是壓縮和燃燒中的高溫,超高溫,超高壓之下,扇葉的材料得用含錸金屬合金,溫度在兩千度左右。然後以一百攝氏度為界限不斷的攀升,每突破一百攝氏度就意味著徹底拉開了一個代差。

之前夏國也就搞出了1800攝氏度,米國弄出了2200攝氏度。所以人家的東西才會耐用又高速。

後來長天科技發力,對材料進行了巨大的提升,硬生生的超過了米國的航空發動機,搞出了渦扇10,。現在長天科技要做的就是從驅動層面提升速度。

生物發動機靠的是自己內部的高速運轉,生生的帶動渦扇的旋轉,跟噴射燃油的方式截然不同。在長天科技看來,那種方式又危險又低效,超多的燃油瞬間點燃,能利用多少?

隨著一組組齒輪安裝完畢,無人機就算是組裝完畢了,簡單,粗暴。就是把原來的驅動系統掏出來,把發動機和齒輪組,傳動系統放進去而已。就連外部材料都沒有特別更新。都知道不太合適,但是現在先解決有沒有的問題,然後再解決好不好的問題。

“是不是太簡陋了一點?”

“別問,這個就是個犧牲品,看看發動機效能的同時也看看無人機跑到什麼速度會解體。不過別太馬虎,機體的密封性一定要做好,不然就沒有意義了!”

“知道!對了,新一批的發動機麻煩您簽收下,那邊的生產有了新的突破,做得更快更精良了,真是期待啊。”

“我們的抓緊了,生產部那幫牲口,理論都沒搞定就搞定了生產流程,這是打我們的臉呢!就偏不給他們裝的機會,把理論提升起來,讓他們看了掉頭髮!哈哈!”

“好!”

長天科技內部的競爭是非常良性的,你突破我也突破,誰慢誰尷尬,理論和實操相輔相成,收入極高,高到讓人可以不要命。

“第一階段實際實驗現在開始!無人機準備,升空!”

話音剛落,一個大黑耗子就衝了出去,瞬間沒了影子。兩秒後,風才吹到了後面。

“臥槽!”

“剛才是飛過去了?”

“小飛棍?”

“不要開這麼老的玩笑!”

“趕緊測速度,都看什麼呢!”

“對不起!現在已經是五馬赫了!也就是六千一百公里每小時的時速了!我靠!”

“我靠!還在提速,都比超高速導彈要快了!”

眾人一臉興奮的看著速度的儀表,上面的亮點定位飛速變換,瞬息百里。

就在此時,高溫報警器不斷地響起,“滴滴”的聲音讓人聽了非常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