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章 永無止盡的能源(第1/3頁)
章節報錯
核聚變開機實驗圓滿成功,但這只是實驗上的成功,距離真正全面使用還有一段的路。接下來要做更多的持續性實驗,驗證核聚變持續時間是否在理論時間範圍內。
理論上來說,只要重水提取廠源源不斷的供應氘,氚,超高壓發電機能保證穩定輸出,那麼人造太陽就能就可以持續運轉。
目前實驗的小目標是保持2億度高溫,持續開機十幾萬個小時,也就是4166天,之前人類的記錄只是區區20秒而已,溫度只有1.6億度。
不過當中有太多的細節要注意,溫度,真空,材料被熱輻射的腐蝕程度,遙控訊號,高壓電流都是要時刻關注的。
研究人員此時已經收攏了心情,他們整理了下互相擁抱揉得褶皺的工作服,洗乾淨了臉上的眼淚,重新進入了工作狀態。
大家說話的語氣已經完全改變,帶著欣喜和希望,他們現在正在不斷創造新的歷史奇蹟,能成為其中的參與者,是一輩子的驕傲。
接著,長天科技物理實驗室開始撰寫《可控核聚變的論文》,裡面記載了相關的原理和實驗資料。
原本實驗室怕其他國家看出核心秘密,陳瀟根本不怕。
原理都已經早就公佈出來了,託卡馬克裝置是上世界六十年代就出現的產物,誰不會原理?
簡單說就是用超高壓電流製造的等離子電流體,經過真空室,在電磁的作用下不斷加熱,當等離子體溫度達到點火條件後就點火,跟氚,氘這樣的材料結合,從而產生核聚變。
同時,強磁場能控制等離子電流,還能降溫,使得過程可控。
這就是磁約束方向的核聚變,另外一條慣性沒有發展空間。
目前系統給陳瀟的東西是原有基礎的改進,並不是徹底的轉換思維。
可即便如此,對相應的前提資料進行最佳化,比如線圈的匝數,電壓,電流,真空管半徑之間的比例,這需要成萬上億次的改進才有的效果,陳瀟少走了很多年的彎路。
原理明白,拖後腿的是製造能力,其他人又搞不出長天科技的超導體材料,弄不到超高壓發電機所需的高能燃料,少了這兩樣東西,電力達不到,能量控制不住,只是找死而已。
所以說了原理又如何,丟給他們材料都分析不出成分。
實驗資料非常的詳實,問題還是出在太過超前,畢竟其他國家又沒有開機這麼久,他們哪裡知道運轉了一天的真空室裡面會有什麼變化?
他們也一定不知道等離子電流超過一兆後,點火效率提升多少,更不知道2億度之下的氚和氘的利用效率。
目前長天科技在可控核聚變方面的應用,西方只能跪著看論文,連質疑都沒有能力透過實驗反駁。
如今小太陽已經開始運轉,即便仍然是實驗狀態,也可以配套生產,產生實際價值了。
王翔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支援能量塊工廠的生產,眼下的產量真的捉襟見肘。
以往能量塊工廠靠天吃飯,用的是太陽光的光能,遇到陰天下雨,產量就受到影響,如果用火力,水力產生的電來補充,成本就高了幾十倍。
現在問題解決了,把小太陽的熱量變成光能,直接儲存在能量塊裡面。
一排排外部包黑漆的管道從實驗室傳導到能量塊加工廠,這種管道內部是透明的,就好似光纖包了黑色外皮,這麼做是防止光的洩露。
這項工程的工作量很大,需要深埋地下,甚至深過排水管道。
雖然南非這裡目前還很貧瘠,可總得為以後修橋鋪路,挖水造井提前做準備。
這樣的工程自然是受到霍斯頓地區老百姓的歡迎,投資什麼的他們不懂,但是跟著長天科技就有活幹有飯吃,他們懂這個。
有了小太陽,長天科技的能量塊製造成本再次下降,以前的成本是850米刀到1000米刀一頓,摺合人民幣六七千元。
現在利用核聚變產生的能量後,成本是30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