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1章 全民留言求改變規則(第1/2頁)
章節報錯
“諸位,請安靜一下,我們先恭喜這五位志願者的病情有了明顯的好轉。”屈萍親自主持的釋出會,這是一次展示成果的機會,更是一次給公眾吃定心丸的機會。要不然也不會搞出這麼大的陣仗讓媒體過來,還搞了直播。
“這是一次人類科學的巨大進步,預示著人類很有可能徹底攻克阿爾茨海默病和漸凍症,甚至是其他與大腦相關的疾病。
先關的論文和實驗資料將會逐步公佈,現在進入問答環節,你們有什麼問題可以開始詢問志願者了,時間限定為兩小時,今天之後,希望大家不要輕易打擾志願者的生活,更多的評估還在後面。”
屈萍沒有做太多的介紹,這種事讓志願者自己說還好點。
“請問,您現在的感受如何?”記者們按耐不住,向陶祥林提起了問題,沒辦法,這個人是罕見的兩種病都有的倒黴蛋。
全世界的阿爾茨海默病和漸凍症患者及家屬更加的心癢難耐,他們更想知道,光是從氣色上面來看,那幾個志願者明顯紅光滿面,臉上有著發自內心的喜悅和自信,但就是不知道具體改善到什麼程度。
陶祥林也知道大家為何對他這麼感興趣,他經歷了這麼多,整個人都放開了:“我感覺非常的良好,大家也看見了,我已經恢復了絕大部分的行動能力。”
說完,手拿著礦泉水瓶轉了幾下,可以看得出,手還是有點不太協調,但是基本上沒啥問題了。
“那健忘的問題呢?”
“沒多大問題了,絕大部分的記憶都是有的,目前也還在陸續找回。不過那些無關緊要的記憶,有沒有也差不多,專業知識還是能記住大部分,能應對原來的工作。”陶祥林非常自信。
有的記者不太信,當場就問了幾個問題,有的還挺難,估計是上網搜的,陶祥林的回答符合他原有的學歷學識,那種太超前的問題他當然說不上。
當問到老吳的時候,老吳的臉上露出了不自然的神色,他很有感觸的說:“其實,有些時候記得太清楚也不是什麼好事,尤其是你記住了不該記住的,記不住不該記住的……”
他就是那個被妻子盤問幼兒園喜歡誰,結婚紀念日記不住的老頭,老伴到現在還生氣呢。
如此有哲學的回答讓大家聽得莫名其妙。彈幕都爆了。
“凡爾賽,絕對是凡爾賽,我家的想記得還記不得呢!”
“恢復成這樣的話,哪管記得哪部分?”
“這大爺絕逼有故事,說不定還是事故。”
但這些都不是重點了,重點是這些志願者的情況都很好!
志願者的資訊是公開的,包括原來的病情程度都早就被大家知曉,看到一個失去語言能力,肢體能力的人能動能說話,誰心裡面不震撼?
大家絲毫不懷疑這些人的身份,他們全是活生生的人,直播間的彈幕裡面紛紛有人站出來證明這些人的真實性。
小學,初中,高中的同學,工作後的同事,之前的主治醫生都有,可見是活生生的人,不是哪裡找來的託。
這個釋出會越開,全世界的人就越是震驚,接著是興奮,看看臺上的那些人,哪個不是被重病困擾,現在起碼能說話了,自己照顧自己都沒事。比起一個糊里糊塗,全身癱瘓的人來說,已經是難以企及的夢想了。
哪怕長天科技總說自己技術還沒有成熟,不能完全復原,但是患者以及家屬根本不管這個,因為他們本來也沒打算自己能恢復到沒事的人一般,只要這樣就足夠了!
釋出會結束之後,論文按時發表,再次引發了搶購風潮,這一回印刷廠反倒是有經驗了,他們也瞧出來了,只要長天科技在一天,它指不定哪天就搞出驚天論文,自己接到大單子,所以乾脆趁著紙便宜,早就屯了一波紙,就等著長天科技搞出點動靜來呢。
印刷廠的心可是真的大,根本不怕砸手裡,反正紙張能放挺久的,要是押中了,起碼一個季度的獎金就有著落了。
印刷機幹到飛起,都冒煙了,還是沒能趕上進度,夏國的訂單都滿足不了,國外的訂單就更多了,很多人直接找到國際購物平臺,不買手錶衛生紙,就要人家搞代購買論文。
當論文發表後,西方國家的諸多媒體都不信,都在說長天科技是在搞一場真人騙局,這些人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
這些媒體雜誌的說法已經失去了很多信任,因為他們經常出錯,很多人都開始反思它們說話是不是對的。
這種媒體,雜誌都是看立場,不是看真相的。
之前的論文沒有給具體案例,沒有給對照資料,現在有了他們又說長天科技在糊弄大家,阿三那個室溫21攝氏度就弄出超導體是一樣的貨色。
問題是阿三團隊連實驗資料材料都沒有就硬扯,長天科技都把實驗過程給擷取出來了,這純粹就是搗亂而已。
那些有良知的科學家再次躁動起來,別忘了,還有很多外國知名學者,有天賦的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都在夏國申請讀書呢。
希爾頓看了釋出會,打算這一次死活都要進入長天科學院,如果長天不收人,自己就站到死為止。臉面算什麼,真理才是最誘人的東西。
夏國科學院生物專業的大拿非常重視這篇論文,他們透過錢院長的關係,請求讓科學院參與到後期的跟蹤觀察,至於實驗過程,直接就沒好意思說,這是人家的商業秘密,臉沒那麼大。
這種要求長天科技很痛快就答應了,又不是第一次跟夏國科學院進行溝通合作,早就熟門熟路。
釋出會結束後,夏國科學院就一直跟蹤調查,跟著團隊一起觀察,他們發現情況比預期的還要好上不少。陶祥林都已經能跑能跳了,手上玩籃球的時候,已經堪比聯絡時長兩年半的籃球愛好者。
其他人的身體在均衡營養的調節下,不斷的增強,新生神經的適應反倒是比身體的恢復更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