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巴黎人在全球性炎熱缺電的環境下,還能精緻生活。

如果大家都不知道的話,也就沒那麼大的落差。

可惜的是,連篇累牘的報導讓各國的民眾紛紛對這當局罵娘。

就算一開始猶豫傲嬌要不要找長天科技的國家,也在國內反對派的壓力之下讓了步。

很多歐洲國家組團跑去法國取經,開口就說要法蘭西支援自己建設微生物發電站。

這些國家一開始沒想著找長天科技,畢竟拉不下臉,就想著法蘭西這邊或許有了長天科技足夠的授權。

沒想到法蘭西當局兩手一攤:“我們是長天科技的消費者,只有使用權,沒有生產的技術,原料都得找長天科技要,你們找錯人了。”

歐洲人的反應速度很快,中歐與西歐國家組團來找長天科技,目的就是為了和長天科技簽訂微生物發電站建設的相關協議,並且引入微生物發電站技術,畢竟授之以魚不如授之與漁。

南歐在觀望,北歐和東歐的能源很多,人又少,又是鐵桿的反華成員,也就沒有跟過來。

只是這樣的心態也不知道能保持多久,其他方式發電的成本如此高,他們看著中歐,西歐國家去找長天科技,心裡面糾結得很,但是不想這麼快就得罪米國。

那些去找長天科技的歐洲國家已經態度很明確了,這些人去夏國之前就一直在造勢,透過各種媒體表達了支援長天科技的微生物發電技術以及核聚變新能源技術。

它們形容微生物技術是有史以來最有想象力的技術,而可控核聚變新能源技術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技術突破,代表著人類開始徹底拋棄傳統石油天然氣能源,不僅是對環境有益,更可能將人類的活動範圍推向新的層面。

這些誇讚讓很多國家的人,甚至是夏國人都傻眼了。

西歐不是一直跟米國一塊的嗎?哪個大事件背後都有這兩個勢力團體的身影。

這一次居然史無前例的無限制誇耀長天科技!

在歷史上,歐洲其實一直看不上米國,覺得米國是莽荒之地,文明落後地方。

這種心態一直持續到二戰以後。

二戰後,全球精英前往米國,正式確定了米國核心力量。

法蘭西和德國是歐洲的領頭大哥,希望能夠重建歐洲的榮光,但是背後有離岸平衡手米國的釘子——英國。

英國總是在背後拉後腿,導致歐洲無法擁有自己的戰略自主。

米國能夠將歐洲拿捏在手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能源。

歐洲除了俄國意外,大家都缺能源。

而歐洲人不把俄國當做是歐洲國家。

為了解決能源問題,德意志和西亞建立良好的關係,法蘭西限時搞核電站,現在又搞生物發電。

歐洲最缺的也就是能源,這點地方屁都沒有,全靠進口,一般都是找歐佩克,但那是米國的後花園,它缺錢了就抬價。

能源受限的歐洲上限很低,所以它們這次決定玩把大的,押寶長天科技!

開始脫離米國的石油,天然氣體系,一邊是為了能源,一邊也是為了逃脫米刀體系。

這些歐洲國家還是留了一手,讓國內的大車企過來洽談,把國家意志透過民間訪問來傳達,一旦米國資本刁難,自己就說是企業自主的行為。

這麼多歐洲國家裡,德國走得腳步不算慢。

在幾年前大眾拿到了生物電池的使用權,改變了整個國家的汽車發展方向。

這一次它們過來是希望徹底併入長天科技的技術標準。

這就意味著生產標準按照長天科技的來,長天科技規定材料強度多少就多少,規定大粱多長就多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