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紀念英雄人物,為國家半導體事業作出不可磨滅的重要貢獻的江上舟大神!)

滬市。

夏國現在和歷史上最發達的城市,沒有之一。

曾經被譽為東方的紐約。

也是新夏國成立以後首先對外開放的城市,是夏國最重要的金融中心和商貿港口。

在陳瀟重生以前,隨著夏國其他超級城市甚至超一線城市的發展,大家對滬市有一些不以為然。

因為滬市不過就是一個老邁的貴婦人而已。

東浦新區的確建築很新高樓大廈林立,但是不少老區城市建設落後,甚至有一種日薄西山的感覺。

不少深市、蘇杭、羊城,甚至新興城市蓉城、渝州等都看不起滬市,覺得滬市老了。

但是在陳瀟的心中,滬市的地位無可替代。

蘇杭和深市的網際網路公司再發達、再有錢又怎樣?

這些地方的科技公司創造了所謂的新四大發明又怎樣?

抖聲、快腳等網際網路科技公司能賺快錢又怎樣?

陳瀟始終堅信網際網路經濟的基礎就是硬體。

拋開硬體談網際網路——一文不值。

而滬市在發展的過程中雖然走了很多彎路,但是有一件事滬市做得太對了,而且影響了夏國幾十年的科技發展脈絡——播種下晶片的種子。

誰又能夠想到滬市90年代不惜一切代價,甚至每年財政補助、每年虧損留下的夏芯國際,在二三十年之後,竟然是夏國唯一能夠拿得出手的晶片公司。

誰又能夠想到,滬市不惜一切代價,讓夏微半導體落地,該公司既然能夠成為在國際上技術領先,甚至胎積電都離不開該公司裝置的重量級刻蝕機公司。

在滬市黃浦江邊,電視塔對面,某酒店會議室。

陳瀟一行人和蔣舟以及張京見面。

陳瀟看到熟悉而又陌生的兩人,趕緊過去打招呼。

這兩人都是屬於夏國半導體行業元老級人物。

在陳瀟重生以前沒有和這兩個人在同一時代,兩人甚至比爺爺輩都還要高。

現在能夠在一起談事情,陳瀟發自內心的感覺,這是自己這輩子最大的榮幸。

蔣舟主動和陳瀟握手說道:“陳兄弟你好你好,久仰大名,久仰大名呀,今天可算是看到了。”

陳瀟握手,說道:“蔣教授、張教授!”

陳瀟沒有用官職或者是老總來稱呼二人,而是用“教授”兩個字,就是表達了這一次會談的氛圍是一次學術探討,而不是商業會談。

陳瀟仔細地打量著蔣舟,個子不算高,面板有一些黝黑,就是因為他剛剛在南海那邊工作過幾年。

但是蔣舟明顯有些憔悴,說話的時候有一些喘氣。

陳瀟知道,蔣舟教授是肺癌。

他2001年查出肺癌,如今已經是三年了。

這三年他一邊化療、吃藥和癌症搏鬥,一邊想方設法地要升級夏國的工業科技產業鏈,特別是晶片一類的高階產業。

水木大大學能夠培養出這樣燃燒自我的人,也算是功德一件了。

蔣舟這個人非常傳奇,水木大學理工科出生,從事微波器材廠工作後又公費出國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