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屈萍那一下午都沒有辦法看手機。

正在做ng03手機的屈萍忽然想到,是不是可以藉此機會讓這一些菌落能夠應用在實際生活之中?

所以屈萍就搗鼓了這一次的實驗應用。

因為前期所有的實驗資料都有了,有著充足的理論支撐。

但屈萍做這一次應用實驗的時候,最關鍵的就是要把握三個問題。

第1個問題就是讓NG03菌落貢獻的電流能夠有穩定的電壓。

所以屈萍讓高苗幫忙設計和和自己手機後蓋電池差不多一樣大小的菌落倉。

菌落常有小型的穩壓器,能夠保證電流和電壓穩定。

僅僅有穩定的電流和電壓還不行。

屈萍還需要保證菌落倉中的菌落代謝的頻率保證在一定的節奏。

如果菌落代謝過快,那麼就會導致肥肉消耗的速度過快,在代謝的初期,會有大量的電能被浪費掉(因為菌落倉中沒有儲能裝置)。

如果代謝的速度過慢,那麼就很有可能導致電量跟不上,手機沒有辦法開機。

所以屈萍詳細的計算了NG03菌落的代謝速度,以及繁殖速度。

在菌落倉中加入了適當的培養液以及一定數量的菌落。

這樣讓電池倉達到一個較為穩定的狀態。

當然這只是一時之舉。

如果該項技術今後要應用。

使用者肯定在一定的時間範圍內要重新新增培養液,以保證菌落的活性。

不過屈萍這一個小小的實驗,卻包含了許多先進的理念,以及不少嚴謹的科學。

陳瀟對屈萍豎起了大拇指說道:“ Ng03菌落,未來必定會有廣闊的應用市場。”

陳瀟也很快對屈萍的團隊下一步的實驗作出了指示。

第1個是想辦法完整的繪出菌落的基因譜,並且找出其中代謝酶的基因片段。

為什麼NG03菌落只能夠分解葡萄糖蛋白質或者是脂肪一類的小分子物質?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酶的作用。

要是能夠更改其中的一些基因圖譜。

讓ng03菌落分解大分子的有機物。

那麼這一類菌落未來的應用場景將會十分的廣泛。

這個世界的有機物有很多。

有自然生成的,例如樹木草類等等,也有人工合成的,例如紙張、PVC管、纖維等等。

要是在菌落能夠合成強大的酶,可以利用一切有機物進行代謝。

這就意味著陳瀟完全可以建立一座生物能量池子發電廠。

那個時候的發電廠可根本不需要選擇原材料。

農作物收購之後的秸稈,都市居民的廚餘垃圾,甚至人畜的排洩物等等,這一些都是有機物。

按照75%左右的轉化率,利用這一些有機物發電,那才是真正的新能源。

第2個指示就是希望屈萍的團隊能夠從菌落的代謝中間產物之中找出高能物質。

一切東西需要標準化的模組才會方便市場應用。

假設陳瀟推廣屈萍無意之間發明的生物能量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