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啊!破防了!(二合一)(第1/4頁)
章節報錯
沿江半導體的生產線正在全力開工。
所有的生產線都投入了生產。
包括原本屬於夏芯國際的生產線,已全部歸屬於沿江半導體公司管理。
這一些生產線要麼已經改良成功正在生產,要麼就是工程師和技術人員正在加班加點對生產線進行改良。
夏芯國際的確有奉獻精神,為了滿足盤古晶片的產量,所有的生產線都貢獻給了沿江半導體公司。
不過這樣做也是能夠理解的。
因為生產盤國晶片獲得的國際知名度和民生是目前夏芯國際接的那一些垃圾小單不能夠比的。
在生產線兜了一圈之後,陳瀟還是比較滿意的。
所有的生產工序都是按照要求在進行。
這一些工人也是夏芯國際培養了好幾年的熟練工。
張京有一些無奈的說道:“我們算是加班加點,人休機不休了,但是產量一直提不上去。”
“目前我正在想辦法擴大生產線。”
尹姚也在現場。
他對陳瀟說道:“我們這邊生產的蝕刻機首先就用在了盤古晶片上,目前裝置是完全夠用的。”
楊凌點點頭說道:“先去辦公室開會吧。”
張京和尹姚按照會議之前的要求,將目前整個沿江半導體公司的生產線和生產工藝的相關資料報給了楊凌。
楊凌詳細的看著技術流程。
他發現夏芯國際走入一個誤區。
這種誤區也和自己在江州預料的一樣。
夏芯國際因為太想證明自己的獨自研發生產能力。
所以從矽片的製備到此後的封裝,全部都是由夏芯國際的生產線來完成。
這樣做的確將所有的晶片生產工藝和流程都掌握在了自己的手裡。
但是有一個很嚴重的缺陷。
那就是生產速度極為緩慢,各個生產部門之間的制約因素太大。
這種情況就有一點類似於建築行業的窩工。
上一個步驟沒有完成,那麼後面的步驟就全部在那裡等著。
夏芯國際將自己的生產線帶到了沿江半導體公司之後。
沿江半導體公司也是出現了這種情況。
陳瀟當即拿出了自己的改革方案,對張京、蔣舟以及尹姚說道:“要提高晶片的材料,那麼就必須要合理的利用社會的資源。”
“晶片的生產技術多達9步,有一些半導體生產公司,可能會多達10多步。”
“但是制約晶片發展的其實只有那麼關鍵的一個環節。”
“那就是薄膜製備、光刻、刻蝕以及封裝。”
“我在江州設定了一個增加晶片產量的方案。”
“我現在把這個方案發下來,大家都可以看一看,研究研究。”
陳瀟讓工作人員把他自己的方案發下去。
陳瀟一邊讓張京的人看著方案,自己一邊說道:“沿江半導體公司完全可以集中全部的力量做光刻以及後續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