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們都把鏡頭對準陳瀟,夏國電視臺已經為陳瀟的這一次獲獎想好了新聞標題——建國以來最年輕的夏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陳瀟說道:“比起剛剛的那兩位老前輩,比起無數在默默奉獻的科研工作者,我覺得我的確受之有愧。”

陳瀟沒有照著念吳勇提前為他準備好的稿子,而是說道:“二十一世紀,必定是科學技術發展最為迅猛的時代,夏國自夏朝至今,擁有接近五年前的歷史,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之中,我們長時間都處於世界文明之巔。”

“我們也擁有全球最多的人口,擁有最勤奮的民眾,在21世紀我們理應成為全球最強大的國家。”

陳瀟十分感慨的說道:“我並不希望我們做計算機作業系統是受制於米國,也不希望我們購買計算機晶片還要看西方的臉色,我不希望我們的科研人員,尋求科學的真諦遠渡重洋,卻遭受到了西方人的歧視,我更不希望下一代因為科技落後而捱打……”

陳瀟是年輕人,所以說話也比較直,不像幾位老前輩和老學者,心裡做的事情,但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願意表達。

但是陳瀟不一樣,他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而且當初陳瀟成立長天科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能夠帶動國家科技的發展。

夏國為什麼要設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這樣的獎項?

其目的和原因就是希望能夠讓夏國的科學技術趕上西方國家。

落後就捱打,這個道理在任何時代都是真諦。

陳瀟這個說完之後,整個會場掌聲雷動。

陳瀟的發言沒有過多華麗的詞藻,但是能夠說出大家的心聲。

特別是參會的人員,大部分都是科研行業的,他們太理解的陳瀟了。

國家幾貧濟弱這麼多年,新中國成立以後才開始奮起直追。

但是這短短的幾十年,怎麼能夠追得上西方上百年的發展步伐。

無數默默無聞科研工作者,或許是為了重複西方早已經熟練應用的某種科技,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而西方國家對夏國始終是敵視的,你們和他宗教信仰不同、民族結構不同、文化不同,即便是你再怎麼樣卑躬屈膝,再這樣積極的融入西方,甚至自費武功自斷雙臂,祈求對方接納,對方也不可能誠心誠意的去接納你。

這種事情一點幻想都不要報。

在科研行業,大家早就清楚了一個事實——只有自力更生才能夠獲得發展。

科技的這個東西是你無論如何都求不來的。

陳瀟獲得夏國最高科學技術獎,除了獎狀以外,還有500萬的獎金。

其中450萬家用於專項科研,有50萬是屬於陳瀟自己的。

錢雖然不多,但是意義不一樣。

陳瀟發言完畢之後,拿著獎狀做到了前臺席位。

而在臺上有一名教授看著陳瀟,心中是百感交集。

他就是水木大學目前計算機學院的院長趙立行,當初前往江城準備特招全校的老師之一。

最後水木大學還是錯過了陳瀟,趙立行後悔啊!這麼優秀的學生居然和水墨大學擦肩而過。

趙立行想著,要是自己當初再堅持一點,即刻的將情況給院領導彙報,結果會不會改變?

頒獎典禮結束後,全國各大媒體特別是夏國電視臺和《人人日報》都對這一次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進行的報道。

不過為了保護陳瀟和其他科學家的安全,所有的報道只提了陳瀟的名字,並沒有公佈陳瀟的照片。

但是這一個報道一出去,還是讓陳瀟獲得了不少的影響力。

最年輕的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