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領導有一些急切的說道:“陳總這邊看我們的基礎設施方面還有什麼不足的地方,我們會及時跟進並且改進。”

王翔聽到陶領導說的這些話,心裡其實是有一番看法的。

當初長天科技的確是準備全身心的將所有的產業鏈都放在江州,從一方面說這是長天科技,為了節約土地和人力成本。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是為了支援家鄉江州的建設。

但是哪兒知道在土地的使用上面出現了讓雙方都很不愉快的事情,最後雖然得到了妥善的解決,但卻讓陳瀟興意闌珊。

一家科技企業希望能夠真正落地,最關鍵的要素就是需要一個良好的營商環境。

長天科技可不希望讓自己把大把大把的時間浪費在一些沒有必要的爭端上面。

江州的確是一座很不錯的城市,長天科技也打算將部分產業放在江州,但是就整體的營銷環境而言,江州在很多地方還是比較落後。

這種落後和地理因素有關,也和長期的封閉有關。

因為長期的封閉沒有和發達的城市進行交流,所以江州誕生了很多本地的“土豪”。

這一些“土豪”壟斷了江州城市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土地和建設上。

陳瀟可不希望今後自己的實驗室或者是總部在建設的時候,被某些當地的知名人士給攔下來,要求建築企業在他們那裡去購買沙石或者是鋼材。

也不希望今後的天工科技的代工廠建設好之後,這些土豪透過各種關係給陳瀟施壓,要求長天科技能夠和他們達成某種生意上的合作。

金錢的誘惑力非常的強,能夠想象面對利益的時候,這幫人會做出什麼樣的事情。

用盤根錯節來形容江州再恰當不過了。

這是一個城市的弊端,不僅江州有在很多內陸城市都有。

要想解決這個弊端,並不是一兩句話或者是一兩個政策就能夠搞定的。

這個需要一個城市不斷的成長,需要有斷臂求生的勇氣,不斷的去發現問題並且解決問題,有可能需要兩三年的時間,也有可能需要一代人的時間。

陳瀟十分委婉的回答陶領導說道:“長天科技能夠完全理解江州的好意,長天科技的老家也在江州,我們當然希望能夠把大部分的產業鏈都放在江州。”

“但是主機板和碳晶儲存等產業對原材料和物流的要求都非常的強,這些原材料在內陸城市並不是很常見,作為企業我們當然是以盈利為目的,還是要考慮這方面的成本。”

陳瀟說道:“我們在江州既有的碳晶儲存工廠不會搬遷,這一點請陶領導能夠放心。”

陶領導也只有長嘆一口氣,知道長天科技已經下定了決心,自己說再多的廢話也是沒有用的。

而且江州的高層都知道長天科技不願意把所有的產業鏈放在江州的原因是什麼。

就是那幾家該死的房地產公司和那一些盤根錯節的關係。

如果要讓長天科技回心轉意,只有痛下決心整頓江州的商業競爭市場。

陶領導還是在沿海地區上過培訓班的人,他能夠明顯的感覺到長天科技現在的發展趨勢很有可能成為夏國的科技龍頭公司。

這個龍頭公司今後要是發展壯大了,很多城市求都求不來的。

有時候一家公司能帶動的GDP,比一個城市其他行業所有的GDP加起來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