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讓大家有一些意外的,陳瀟是怎麼知道材料化學相關知識的。

譚德明看著陳瀟如此年輕,而且還是大一的學生,不太相信他撰寫了論文。

他可不認為高苗在開玩笑。

隨意用論文中的一些細節給陳瀟提問。

陳瀟對答如流,而且提出了一些讓譚德明和現場教授都十分意外的論點和思考問題的方法。

這些論點和方式乍一看,好像有一些超前,但是仔細一想好像就是那麼回事。

【影響力+5】

【影響力+3】

陶教授是根本不相信陳瀟能夠以一己之力,完成了如此重磅的實驗和這樣完美的論文。

陶教授說道:“你在論文的最後,做出了負極材料,使用二維晶體結構的碳分子材料猜想和推論。”

“從你給出的資料來看,這種材料的確有助於提高電池的效能,但是這種材料在現實中並不存在。”

自然界中有石墨,但是沒有石墨烯。

蜂窩狀的石墨烯,一層一層地堆積起來就是石墨。

兩者之間的化學元素就相同,但是因為結構不同,所以他們在電力應用的表現有些截然不同。

陳瀟說道:“現在是因為技術的原因,我們還沒有辦法完全的提純石墨烯,但是未來不一定。”

陳陽想盡快的點亮更多的科技樹,他心中有一個願望。

當科技水平超過了自己重生前的21世紀中葉,那會是這樣一個光景?

人類可以永生嗎?

宇宙中有別的生命嗎?

陳瀟沒有對自己的認知藏著掖著,而是說道。

“石墨烯有三種提純方法,第一個是氣象沉積法,主要是含碳氣體,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條件下,碳原子在生長基上附著,形成單層碳結構物質並逐漸生長;第二個是氧化還原法,利用氧化劑將石墨逐層氧化,利用超聲等方式將已氧化的層剝離。之後,利用還原劑將氧化石墨層還原,即得到石墨烯;第三個是插層法,將插層物質填充到石墨的層間隙中,比以此克服層間範德華力,使得各層分散開,從而得到石墨烯。”

【影響力+5】

【影響力+5】

陳瀟沒有想到,自己只是簡單的提了一下石墨烯的製作方法,就增加了如此多的影響力。

不是陳瀟沒有想到,而是譚德明沒有想到。

他們本來是在說論文當中關於鋰電池負極的事情,哪兒知道陳瀟隨口就告知了石墨烯的研製方法。

陳瀟說得很快,但是譚德明對專業的事情非常敏感,他將陳瀟剛剛說的每一個字都記了下來,然後一個字一個字的琢磨。

最後發現,陳瀟剛剛隨口說的生產石墨烯的方法,恐怕是真的可行!

如果石墨烯能夠研製出來,何止是提高電磁能量密度有辦法,在化學物理的很多領域,石墨烯必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譚德明這一下徹底完全的相信了關於鋰電池的實驗和相關論文,肯定是有陳瀟參與的,而且陳瀟一定是實驗者,主導者和論文的撰寫者!

譚德明忍不住問道:“你確定你是金融專業的?”

陳瀟很認真的點點頭,說道:“我是金融專業的。”

譚德銘趕緊拿出了手機,他要給經管系的主任打電話。

陳瀟這個學生他要定了!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