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桌面上擺的那一份《南方週刊》和《紐約時報》上面所報道的關於碳晶儲存的相關內容。

李鼎盛只有呵呵。

斯坦福大學物理實驗是關於晶體色心的研究,那是幾百年前的事情了。

而且斯坦福大學,根本就沒有研究出任何有用的東西。

正是因為沒有研究出任何東西,斯坦福大學物理實驗室只有草草的寫了一篇階段性的論文,然後停止了對晶體射線的研究。

李教授詳細的看過王翔的釋出會。

產品釋出會並不是科學研討會,所展示的科技原理是有限的。

但僅僅是這一些僅有的資料,李鼎盛都能夠確定餐廳儲存,一定是被研發成功了。

李鼎盛十分想拿到索尼和斯坦福大學關於探親儲存的研究報告。

但是因為西方學術界和夏國學術界有著天然的隔閡。

李鼎盛是拿不到這兩份研究報告。

最讓李鼎盛意外的是,長天科技釋出碳晶儲存之後。

該項研究成果,非但沒有得到國家相關研究機構的重視,反而受到了國內某些專家學者的批評。

特別是《南方週刊》刊登的一篇李敬之的評論文章,更是讓李鼎盛十分憤怒。

前年大使館被轟炸的原因是什麼?

根本原因還是夏國的國力不夠強大。

在計算機、積體電路和半導體領域,夏國的科技公司和米國有幾十年的技術代差。

所有的夏國科技公司都應該齊心協力,奮起直追,而不是相互拆臺,甚至為西方搖旗吶喊。

李敬之算是半導體行業的知名人士,發表這樣的評論文章,不是別有用心就是壞。

如果碳晶儲存屬實,那麼長天科技這樣公司應該要得到國家扶持的!

對此,李鼎盛剛剛撰寫的一篇評論文章。

該文章站在中立的角度,對碳晶儲存的研發表示支援,並且從學術的角度駁斥了斯坦福大學首先利用晶體色心的傳言。

李鼎盛現在在等待一個東西——碳晶儲存。

只要能夠拿到碳晶儲存,那麼夏國科技學院物理實驗室就能夠證明該產品是否真是。

只要效能能夠達到預期,李鼎盛決定促成夏國科學院和長天科技之間的合作。

李鼎盛當初也是在私人企業做過,他十分清楚私人企業的如果要做創新性的科技產品,最難的就是資金。

做科技不是請客吃飯,是要實打實的燒錢。

而且大量的資金投入之後,還不一定能夠見到成效。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國內公司,就算是有一定的基礎,願意做房地產或者是餐飲行業,就是不願意做科技產業的原因。

不過和李敬之不同,李鼎盛的文章只是發表在了相應的學術期刊,而非發表在類似於《南方期刊》一類的社會性雜誌上。

因此其影響力還比較小。

李鼎盛也聯絡過類似於《南方期刊》一類的社會類新聞雜誌,希望對方能夠發表自己的文章。

結果,對方雜誌社以本雜誌不適合發表學術性文章為由拒絕了李鼎盛的文章。

這讓李鼎盛氣得吹鬍子瞪眼睛。

其實這也是2000年左右的社會現狀,科技界人士地位地下,當然待遇也低。

改革開放這麼多年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獲得了極大的提高。

這個年代的人,往大了說崇拜香江市和彎彎地區的老闆(李x誠是不少少男最崇拜的人沒有之一),往小了說,羨慕的是本地的包工頭和房地產開發商。

至於科研工作者?

不好意思,你算老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