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週刊》的新聞報道之後,不少媒體希望長天科技能夠回覆相關的報道。

《南方晚報》甚至派出的記者來到江州,希望能夠採訪到長天科技的相關人員,詳細詢問碳晶儲存是否涉及抄襲,以及其技術是否真實的具體資訊。

電話也打到了王翔這裡來。

“王總你好,我是《南方晚報》的新聞記者嶽高,我是否能夠就碳晶儲存的相關資訊採訪一下你。”

這是王翔的私人手機,他不知道什麼時候自己的私人手機號碼也洩露出去了。

但是王翔在陳瀟的授意之下,對於前任的記者其問題一概不回覆。

“不好意思,我們不對新聞評論進行回覆。”

嶽高:“這是否意味著誠信科技不否認我們報到的訊息?貴公司的碳晶儲存技術的確是來自於斯坦福大學物理實驗室嗎?”

針對記者這一種騷擾式的採訪,王翔根本就不想回答。

他直接掛他的電話。

《南方晚報》和《南方週刊》是一家媒體機構。

一個報道,一個跟蹤採訪。

這一家在夏國非常有影響力的媒體,的確玩的非常溜。

針對這些弱智問題,王翔的確不想回答。

斯坦福大學物理實驗室要是真的研發出了碳晶儲存,那麼東西呢?

10多年了,總共應該有一個樣品吧?

這麼簡單的問題,其實記者只要動腦子想一想都應該知道答案。

但是很明顯,不知道是因為受到資本的影響,還是新聞輿論的需要。這些記者都不帶腦子。

果然在王翔拒絕回答的第2天,南方晚報就刊登了關於長天科技碳晶儲存的相關訊息。

報紙報道說長天科技預設了碳晶儲存的相關技術是來自於斯坦福大學物理實驗室。

看到這樣的報道,王翔也是無語。

感覺自己被記者下了套,沉默居然被認為是預設。

王翔立刻召開全體職工大會,要求在這個關鍵時刻,長天科技的所有職工必須拒絕記者的採訪,更不能夠任意表態。

長天科技的這一種拒絕回答的態度,讓媒體記者更是紛紛猜測。

關於碳晶儲存的來歷和首要發明人更是眾說紛紜。

……

深市,和朗科之間的官司已經打完了,長天科技敗訴,除此以外,長天科技還需要賠償朗科相應的專利使用費。

這筆費用不算很多,算是增加了靈悅MP3的成本。

但是春節之後,長天科技的確沒有辦法從東芝那邊採購快閃記憶體晶片了。

整個行業都在等待著長天科技的動向,最著急的當然是朗科。

鄧雲看著桌面上擺放著的三本雜誌和報紙,按理說無論是國內外的輿論環境都對靈悅不利,但是鄧雲心中還是有一些焦慮。

無論是《紐約時報》還是《南方週刊》其中都提到了,長天科技的碳晶儲存涉嫌盜用斯坦福大學十年前的學術成果。

但是斯坦福大學十年前關於晶體色心的學術成果最終是否應用了,應用的結果是怎樣,卻字只不提。

現在最嚴峻的事情是,長天科技的的確確研發出了速度奇快、儲存空間大的碳晶儲存,但是斯坦福大學的研究成果都十年了,產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