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瑤雖然有意遏制司馬家的發展,但征伐舒地這麼大的事,少不了司馬家的配合,自然也不能不讓司馬家派人參與。

因此,司馬懷山便獲得了這個前鋒偏將的職位。

這一次南征舒國之戰,雲國發兵十萬,僅前鋒將士便有兩萬之眾。

另外又分為中軍以及左右偏師。

中軍約有六萬戰士,左右偏食則各有一萬。

當然,以上皆是指真正的將士,若算上押運物資的民夫,總人數則多達二三十萬。

這也是大軍要分為四部分行軍的原因。

畢竟這麼多人不可能做一路行軍,那樣只會給行軍增加難度,給敵人可乘之機。

“報!”一騎探馬奔至前鋒軍前,馬上將士向司馬懷山抱拳道:“啟稟將軍,前方十里外發現羅國探馬!”

出身自將軍世家,從小就從軍打仗,司馬懷山縱使沒天賦,對打仗也積累了許多經驗,更別說他還頗有智計。

聞言他毫不猶豫地下令道:“再探,一定要弄清楚羅軍前鋒行至了何處!”

“喏!”

探馬應了聲,立即調轉馬頭飛奔而去。

前鋒軍派出的探馬自然不止這一隊,而是分為數十隻幾人的小隊散向四面八方。

一則是排查大軍周遭三五里內的情況,以確保不被敵軍埋伏。

二則是探查敵軍動向,尋找合適的戰機,或者說提前洞察敵軍意圖,以作應對。

所以,當這個探馬離開不久,很快又有其他小隊伍的探馬相繼來報。

司馬懷山則是根據探馬們的彙報,在腦海中將情況匯總,推斷出羅軍可能的行軍路線,或者說位置。

至於羅國前鋒軍的兵力,探馬若是探查得到,那便是直接的資料,司馬懷山作為將領只需要判斷真假就行了。

“看來羅國前鋒準備佔領鳳鳴山,可惜他們距離那裡還不如我們近。”司馬懷山對左右裨將笑著道,隨即卻是臉色一正,道:“傳某軍令,讓全軍加速行進,爭取早點趕到鳳鳴山,安營紮寨!”

“喏!”

周圍的傳令兵應聲離去,很快兩萬多前鋒軍行進速度便徒然提升了一節。

一般而言,大軍前鋒都是選拔精銳任之,司馬懷山率領的這兩萬人自然也不例外,全都是雲軍精銳,普通士卒也至少有著淬體五六階的實力。

之前壓著速度趕路,只不過是為了讓將士們保持充分的體力,好方便隨時投入戰鬥。

這般實力的將士,若放在大靈潮之前,那絕對是精銳中的精銳了。

但大靈潮到來後,普通修煉者提升實力的速度同樣很快。

因此,這隻雲軍前鋒的實力算起來也屬正常,只不過趕起路來確實快罷了。

如果此時有人從天空中向下望去,就會發現,司馬懷山所率領的前鋒在丘陵地帶中拉成了一條蜿蜒的灰線(揚塵所致),速度卻相當快,乍看之下彷彿一條灰色巨蟒在丘陵間躥行。

不過兩刻鐘,兩萬多大軍就趕到了十幾裡地外的鳳鳴山。

接著,等將士們在司馬懷山的指揮下,初步紮好了營寨,羅國的前鋒軍這才趕到三里之外,停了下來。

很顯然,對方確實如司馬懷山判斷的那般,想要佔據鳳鳴山這個預設戰場上的關鍵位置。

結果快走到時卻發現被雲軍搶了先,自然得停下來。

當然,接下來是等待後方大將新的命令,還是搶奪這處關鍵位置,就得看領兵之人的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