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吞魏!(第2/2頁)
章節報錯
王宮資政殿內,袁天憲在與國師太叔曄、國相張嶺、上將軍王艮議事。
在雍國,國師、國相、上將軍可是雍王之下權位最重之人,如今三人皆在資政殿,所議自然是重要大事。
袁天憲嘆道:“根據黑鷹衛所探情報,司馬坦實際在三個多月前便開始佈置此事,而今看來並非多麼嚴密,曾露出多處端倪。
可惜的是,任誰也沒有想到,司馬家竟然會與雲國相勾結,將魏國整個賣給雲國。”
原來,自司馬坦帶著花鎣等回到魏國後,便著手佈置魏併入雲之事。
他和花鎣商量,又與雲國這邊聯絡後,覺得必須得做好準備,才能將魏國內的抵抗降到最低,同時儘量少給周邊敵國反應的時間。
所以,前三個月司馬坦一直在花鎣以及雲國部分力量的協助下,進一步掌控魏國軍隊以及地方勢力。
而另一邊,雲國畢竟才收復故土數月,從錦國那邊佔據的三府之地也需鞏固統治。
於是雲國也利用這三個月,鞏固了自身統治,積蓄吞併魏國的力量。
如此,直到一個月前,司馬坦自覺掌控了魏國八成的軍隊,獲得了七成地方勢力的效忠,這才以“雲魏聯盟”為由,讓雲國軍隊開入魏國,迅速接手雲國部分重要關城。
同時,司馬坦也帶領著花鎣、三尾、猿戈及司馬家所掌控的嫡系精銳部隊突襲魏王宮。
司馬坦既然決定投靠雲國,或者說投靠熊起,便沒準備留給元氏報復的機會。
因此,這次突襲之戰,司馬坦將整個大梁的元氏族人幾乎全部斬殺,只有少數元氏族人因各種原因僥倖逃過一劫。
據說當夜,鮮血從魏王宮中一直留到了宮城之外!
魏王元封則在司馬坦殺入宮室前,親手刺死了出身自司馬家的皇后以及其所生的三名子女。
隨後大聲詛咒司馬家將來必為元氏滅族,這才被衝進來的司馬坦憤怒地斬下了頭顱。
在司馬氏滅掉元氏的當夜,雲瑤也隨著一支雲軍精銳來到了大梁城外。
於是,當次日魏國百官奉大將軍司馬坦之命上朝時,便發現高居在王座上的乃是一少女,雲國女侯雲瑤!
直至此時,司馬坦才向百官宣佈,將帶領魏國併入雲國。
此前,不少人雖然投靠了司馬氏這邊,但多數人都以為司馬坦就是想攝政。
少數過分點的,也只以為司馬氏想篡奪元氏侯位。
任誰也沒想到,司馬坦竟然要帶著魏國併入雲國!
所以,當司馬坦宣佈此事後,當朝便有幾名魏國官員出列表示反對、質疑。
結果全都被司馬坦果斷斬殺。
其實這些都是雲瑤事先和司馬坦約定好的——魏併入雲必然會有諸多反抗者,而處理反抗者的黑臉必須由司馬家來當,唯有如此,才能立於日後雲氏對魏地的統治。
同當朝只有寥寥數名官員反對相比,各地的反叛則更多些。
正如先前所講,此前是有七成地方勢力效忠於司馬氏。
但他們最多也就以為司馬氏想替代元氏成為新的魏王,對魏併入雲卻是難以接受。
故而,當司馬坦族滅元氏,行魏併入雲之事傳開來後,魏國超過五成的地方都陷入了叛亂之中。
另外還有三四成的地方通知不穩,隱隱又混亂並跟隨反叛的跡象。
好在雲瑤及司馬家對此事早有預料,並且對軍隊的掌控很緊,當即便聯合進入魏國的部分雲軍,開始了殘酷的平叛之戰。
如此一來,魏國的種種訊息自然難以在隱瞞,便被各國探子將相關訊息迅速傳了出去。
袁天憲便是在收到這一訊息後,又令黑鷹衛探查了更多詳細情報,這才召集三位重臣商議對策。
袁天憲一番話說完,王艮便先出聲道:“大王,司馬坦勾結雲氏,欲賣魏於雲國,然魏立國數百年,此舉必大失人心,故而如今魏國叛亂四起。
如此,卻正是我大雍襲取魏地的良機,臣懇請大王發兵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