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新發動機的研發進展(第2/3頁)
章節報錯
霧化效果不好。
唐朝動力的電噴機技術專利一直掌握在自己手裡。
總共研發了1.6、1.8跟2.0,還有一臺 TC3.8V6四種不同排量的發動機。
TC3.8V6是專門用在將來的鯤鵬跑車系列跑車用的發動機。
機體採用了鋁合金缸體缸蓋。
“進展如何?”王石看到技術無塵車間內有不少成品汽車配件,氣缸,活塞,活塞環,還有連桿,還有各種瓦片,螺絲等等。
“這是首臺樣機,正準備組裝起來試試。”技術主任高明遠還有老技工刑理衝齊聲說道。
“我們要做到每一次的產品升級才能比以前在加工工藝,安裝工藝上有所突破,咱們公司發動機都是核心,要讓使用者知道,汽車發動機第一個就想到咱們,要做這到一點,作為公司技術研究人員,你們要有畫師一般的情懷,把產品當成自己的傑作來對待,要畫出你心中最美最漂亮的作品。”
“以前咱們沒有高精度的數控機床也就算了,現在咱們都擁有了這麼高精度的數控機床,在發動機的配合間隙上要有所突破。”
“一臺發動機機,零件差異從正負0.24下降到0.18,發動機的動力就能提升0.7%,而相對應的油耗就能下降0.5%,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我們大家不斷的進行探索,不斷地學習。”王石看了一會,接著說道:“這一點上,小RB做得非常出色,這點咱們不得不承認,要學習對方的優點,我覺得用工匠精神來形容非常準確。”
“工匠,就要是精益求精,不斷地突破自我,只有這樣,咱們的產品才能得到不斷的發展進步,不然,問題原地踏步,總有一點被市場淘汰。”
高明遠聽到王石話後,接著說道:“董事長的話說得非常正確,其實這點我們也早就想到,並且所它落實到工作當中,之前我們向公司撥款跟相關高校開發的一批力矩自動化裝置,現在已經研發成功,這就是。”高明遠指著無塵組裝車間裡面的一批自動扭力電動裝置,“這些裝置是電腦控制的,在缸蓋螺絲,連桿螺絲,凸輪軸等發動機核心零件,都進行了自動化控制拋棄了以往靠人工的原始操作方式。”
“哦,這就是我上次提出的方案,研發出來的?”王石在兩年就提出了自動化生產精準加工的生產方案。
接著撥了一筆款給技術部進行了裝置的升級研發工作。
“是的,這是某高校跟公司的電腦部共同開發出來的發動機安裝自動化裝置,這裡面的扭力都是可以進行電腦除錯,根據不同部位的螺絲扭力進行相應的除錯,還有,一些主要發動機核心部件,我們採用的冷安裝的組裝方式,在室內溫度零下……”高明遠接著把經過技術研發中心經過試驗得出的各種零件在零下幾度之下進行安裝,來達到最佳的配合間隙。
這是利用了零件的熱脹冷縮的原理。
“要做到這一點,要求進行科學的驗證,對材料學跟加工工藝要非常熟悉,知道加工出來的零件在發動機的正常的工作狀態下的溫度膨脹多少,常溫下的間隙是多少,冷卻零下多少度,冷縮多少間隙才能使組裝達到最佳的效果,各個零件的先後安裝順序也是有著嚴格的要求。”高明遠說道。
“嗯,發動機從發明之初直到今天,其原理就一直改變,大家也都清楚,都是利用燃料爆炸產生的熱能轉變成汽車動能,都是那四個衝程,為什麼有些企業製造的發動機震動小,噪音底,功率大?”
“歸根結底,就是材料還有加工工藝方面問題。”
“材料決定了發動機的使用壽命,加工工藝,決定了發動機的功率,間隙越小,每個零件的咬合做到無縫連結,能量的損耗就底,利用率就高,功率就大。”王石說道。
接著,王石看著工程師組裝起來。
整個時間大約用時半個小時,這是試驗,要是組裝工藝確定之後,時間會更短。
“我的要求只有一個,產量這些是在技術質量的前提下,咱們公司走的是精品道路,不像其他公司為了追求產量賺錢,我要讓使用者想到咱們公司第一個印象就想到‘精品’兩個字。”
王石看著大家在自動化安裝裝置的幫助下,認真地組裝著發動機,先從曲軸開始,有條不紊地組裝了起來。
先組裝的是TC3.8V6V型發動機。
組裝完成,加滿機油,來到了出廠檢測中心。
這是專門用來檢測發動機各項指標的專用測試平臺,接好排氣管、燃油管,一切準備完畢,啟動發動機,發動機發現轟鳴聲。
一邊的儀表盤上各項指數不亮地跳動,有發動機功率,轉速等等。
老工程師刑理衝拿著專用的如醫生聽診器一要裝置在機體兩側、缸蓋等每個部位認真地聽了起來。
機體兩側主要是曲軸連桿系統的配合間隙震動發出的噪音,缸蓋主要是氣門、連桿。
“轉速7400轉每分,294千瓦400馬力符合設計標準,噪音方面,大了一些。”刑理衝說道。
大家一起來到了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