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伯納德科夫斯基的“勸降書”(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366章伯納德科夫斯基的“勸降書”
王石在運10研發中心呆了兩天,聽取運10領導層彙報。
王石接手運10後,運10進行了兩次試飛,一次飛往羊城進行了商品的空運試執行,一次是到最北邊進行了高原專門的測試。
得出的資料王石看不懂,聽研發中心的技術骨幹解釋,整體水平還不錯。
“這還是咱們改進的渦扇8發動機沒用上,等到咱們新發動機出來,動力方面就更加可靠,載重量會提高。”黃杉介紹,“不過,兩次測試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主要在機體上,外部有幾個地方出現了裂痕。”黃杉說道。
“這是個致命問題,一定要想方法解決,飛機不同其他運輸工具,飛機在天上,一旦出現問題,死都找不到全屍,人命關天,不可兒戲。”飛機的外殼是什麼材料,這個可不是發動機,王石可不知道,只能靠他們自己研發了。
運10上馬這麼久了,要是有辦法早就解決了,一直遺留到現在,想解決這個問題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造飛機那是高科技,聚集了眾多科技領域,流體力學,動力學,材料學電子裝置等等數個領域,特別是航空發動機,代表一個國家最高科技水準。
“看來還得挖幾個這方面的人才。”王石心裡暗道。
現在已經是88年了,再過三年北邊那個大國樹倒猢猻散,現在是不是想方法讓羅科夫幫忙再多挖幾個飛機制造專家?
也不知道上次自己跟他們說的事情怎麼樣了。
聽了大家的彙報,王石作了最後的總結:“造飛機不像造車,車在路上出了問題可以停車檢查,飛機要是在天上,出了問題,那可是上百條人命,你們要按照科學嚴謹的態度,慢慢研發,攻破一個個科技難關,不可違背科學的道理貿然挺進無視安全隱患,出了事,那就是大事。”
“我不要求你們馬上就造出來,你們要做的就是攻破一個個難關,同時培養新人,使得咱們國家的大飛機研發技術人才得以延續就成,只要咱們不輕言放棄,鐵杵都能磨成針,我相信,咱們儘早會造出來的那一日。”自己接手運10的目的本來就是不希望看到國家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大飛機研發團隊就這樣斷層,特別是航空發動機的研發團隊,這才是自己的本章。
王石是過來人,深深知道一臺完全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推力大質量可靠壽命長的航空發動機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保留這些飛機技術人才使咱們的大飛機的研發得已延續這才是自己的本章,至於什麼時候研發出來,自己現在不要求他們現在就給自己造出一架質量可靠的大飛機來,這不現實,否則,出了問題,那可是上百條人命。
這個時候,一邊的伯納德科夫斯基呼啦呼啦地說著俄語。
王石也不知道他說什麼,對方停下,一邊的翻譯解釋,王石才明白。
伯納德科夫斯基說,現在這邊的一些加工裝置精度達不到設計的要求,這樣會導致發動機的推力達不到設計的要求。
“這個現在有解決的辦法,圖紙跟材料以後就由黃杉親自帶到總部給我,我來想辦法。”對於那五臺數控機床的事,現在知道的人不多,全國只有少數幾個高層領導還有黃鵬跟王石知道而已,魔都這邊的人不可能知道。
以前運10研發國家給的都是全國最好的機床,可即便如此也遠遠達不到伯納德科夫斯基設計的要求,不然人家怎麼叫世界著名的飛機研發企業?
一臺好的航空發動機,不僅要有高超的設計團隊,還有先進的加工裝置。
那五臺數控機床雖然給了國家,可是自己也有共同使用僅,只是這個加工地點自己現在不知道而已。
不過也沒事,只要自己需要的時候打個電話,就有專門對接的人過來把圖紙跟加工材料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