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要不要幫忙?

唐朝動力公司的異軍突起,打破了國內汽車行業依靠國外引進的僵局,成為首家走向世界的國內汽車企業。

&nan公司的引進唐朝重卡的交易當中,以後每賣出一臺產品,唐朝公司還佔有10%的技術轉讓費,這是一筆源源不斷的外匯,對唐朝公司,特別是國家來說,簡直是一隻會下蛋的母雞。

主管經濟層面的相關領導樂壞了。

與此同時,在上海三機部,負責運10研發的團隊也收到了王石提供的兩億人民幣的資金,使得從去年就已經落馬的運10再次上馬。

原來已經遣散的運10研發團隊所有人被立即招回。

去年已經徹底終止的計劃再次上馬,所有相關人員由原來失落中再次打起精神。

運10的研製由魔都市和三機部的聯合領導,由640所和魔都飛機制造廠具體負責。

1973年6月國家明確大型客機運10的研製工作由魔都市統一領導,並負責組織實施,技術業務由三機部負責領導。

確定以三機部、航空研究院、空軍來滬的600多名設計人員為基礎在上海組建大型客機設計院(即640所),具體負責運10的研製工作。

首批試製3架樣機、12臺發動機;將空軍5703廠下放給上海市;同意海軍航空兵和5703廠共享大場機場,有關機場跑道延伸和總裝廠房等建設由魔都市負責等。

並在1980年9月完成首飛,

640所馬上招開了所有員工會議。

“大家提起精神來,今天是我們重要的日子。”

“由我國著名的企業家唐朝公司的王總王石向咱們提供兩億人民幣的資現在已經到賬,咱們才得已再次上馬,咱們要永遠記住王總這個恩情。”

“兩億呀,咱們的運10前前後後的國家的投入資金才5億,而王總一下子就提供了兩億的資金,這樣的魄力,也只有王總都能做到。”

“大家的飯碗保住了,最主要的是咱們的運10的研發得已繼續,昨天,我跟王總通了一個電話,特別感謝他對咱們運10工作的幫忙,王總特別交待,不管如何,咱們的研發工作不能停,特別是渦扇8的研發團隊,一定要繼續下去,還說以後有什麼困難就找他,唐朝公司跟其下屬的企業會支援咱們。”領導看著自己好不容易組建起來的團隊得以繼續,看著一個個高興的臉孔,心裡非常高興。

運10就像是大家的孩子,大家看著它一點點從無到有,到飛向藍天。

1980年9月26日,運10飛機在上海大場機場進行首次試飛。飛行時間上午9時37分~10時05分,起飛重量80噸,飛行高度1350米,速度310~330公里/小時,與運10同步研製的渦扇8型發動機裝在波音707上進行了飛行試驗,實現了中國在大型商用渦扇發動機上“零的突破”。

從1980年10月至1984年6月,運10先後轉場試飛北京、合肥、哈爾濱、烏魯木齊、廣州、昆明、成都等地,7次成功飛抵西藏拉薩。

1981年12月8日,運10首次轉場北京,做飛行表演。

1983年12月23日,運10轉場廣州,為外貿公司運送了13噸出口商品。12月29日,運10從廣州轉場至海拔1900米的昆明,當時正值大雪天氣,運10經受了氣候變化的嚴峻考驗。

1984年1月31日,運10首次從成都飛到海拔3540米的拉薩市,此後又連續六次帶商載進藏。

運10國家在這方面投入巨大,而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國民航已經大批引入西方製造的客機,運10到底值不值得國家繼續投入,受到了大家的議論。

現在國家正值困難時期,於是在去年1986年運10的計劃不得不徹底停止。

640所得到一筆巨大的資金投入,不少人眼紅起來,發表了不同的呼聲,紛紛表示沒有必要投入這麼大的資金,可以把這筆資金投入到其他專案的研究上。

“我覺得咱們沒有必要投入巨大的資金,有現成的不用,何必要投入巨大的資金呢,直接買不就行了?”

“現在西方國家的客機也對咱們放開,咱們直接買,何必要自己造,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對呀,就好像你過一條河,明明有現成的船你不租,難道非得要自己造一艘船才能過河?都是過河,怎麼過去不一樣,誰的船很重要嗎?”

各個主要部門的領導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這個……好像有點道理。”大家聽到最後一個人的話,小聲地論論著。

“所以,運10的研發我覺得沒有必要繼續下去,而是拿投入到運10的資金投到其他專案的上面,好鋼用在刀刃上,像運10這樣的看不到未來的吞多獸,完全沒有必要。”

王石靜靜地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