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媽,你怎麼出來了,等我的吧?”王石看見母親出村口等自己,問道。

“哼,誰稀罕你,閃一邊去。”老媽哼了自己一聲,看著坐在牛車上的兒媳關心地問道:“一路上吃了不少苦頭吧?”

在她眼裡,兒媳是城市人,身體嬌貴,哪坐過這些牛車。

牛車都是用竹子做的席子,凹凸不平,坐了一路這屁股肯定吃了不少苦頭。

“沒事。”趙敏拍拍有些發木的屁股感激地說道。

“走,咱們回家。”老媽寶貝地說道。

趙敏扶著老媽向家裡走去。

今天已經是新曆1月25,農曆12月27,再過三天就是年三十。

現在村裡的春節氣氛已經非常濃烈,巷子裡有些人家已經開始打掃自家大門處的巷子,堆成一堆燒了起來,院子裡有些人家把清洗曬了一天的桌椅收了起來。

一路上最數老媽最高興了,趙敏扶著她走牛車在後面,一路上遇到人就說這是我兒媳,王石的媳婦。

“哇,王石他娘,你真有福氣,娶到這麼漂亮的兒媳,都說小孩隨娘,將來的孫子也肯定是可愛。”

趙敏的到來,頓時上了村裡的話題榜第一。

村裡人晚上吃飯的時候談的最多一個就是王家的兒媳有多漂亮,是北京的,還在銀行工作。

家裡明顯打掃過一番。

院子裡打掃過乾乾淨淨的,連角落裡一片枯葉都沒有。

再看廚房的灶臺,明顯用水沖洗過一遍,雖然有些陳舊卻非常乾淨。

之前父親睡的正堂主臥是王石兩人睡的地方,床上用品連床都是新的,是花錢請村裡最好的木匠做的。

北面的房子,父親跟三弟睡在中間,母親跟小妹睡在左邊,右邊是倉庫在話稻穀大米的地方,二弟暫時睡在廚房。

今天在縣城買了兩斤肉,還有白兔奶糖等其他年貨,都拿了出來,母親分了一些給小妹他們就收了起來,過幾天年三十晚上再拿出來。

今天新人入門,老媽把兩斤肉都煮了,是趙敏親自下廚做的飯菜。

晚上一家七口人開開心心吃了晚飯,其間也有些村裡關係比較好的人過來,估計是看新媳婦的。

餐桌上,小妹把母親拒絕他倆到北京上學的事跟趙敏說了,希望這個大嫂能夠幫她勸說母親。

現在小妹是知道了,整個家母親誰的話不聽,最聽大嫂的。

果然這個大嫂沒有讓她失望,經過一番說辭,母親最後同意了兩人過年後跟著王石他們到北京上學。

第二天,一個王石自重生以來沒有見過的人回到家裡。

是姑姑。

姑姑王愛文,是聽到兒媳今年會回家過年故意過來看看的。

姑姑嫁在離打稔村不遠的鄰村。

姑姑日子雖然過得艱苦,之前父親當兵家裡困難時幫助過家裡許多,對家裡的一起掛念著,聽到母親讓人帶話說今年侄兒媳婦會回家過來讓姑姑回家一趟。

姑姑今年69歲比父親大十歲,由於常年務農,長相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許多,滄桑臉上滿是歲月的刮痕。

姑姑心裡心繫孃家,聽父親說早年有些晚上姑姑想家時候甚至提著煤油燈回來,早上才回去。

“姑姑。”

“姑姑。”王石夫妻兩人齊聲喊了一聲。

“哎,姑姑先給壓歲錢。”姑姑看見趙敏這麼漂亮,剛剛聽母親說是在銀行工作,可了不得。

姑姑掏出一張十塊錢給了趙敏。

“謝謝姑姑。”趙敏知道這是禮儀,必須收下。

晚上睡覺的時候,趙敏聽到姑姑以前這麼照顧家裡,現在姑姑日子也過得不好,自己也給姑姑封個紅色,讓王石給姑姑也封個。

“必須的,我聽老婆的。”趙敏心地這麼善良,王石心裡非常感動,偷偷給姑姑封了兩百塊錢,還有兩張肉票跟一些糧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