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班師回朝(求訂閱)(第2/2頁)
章節報錯
萬年笑道,“借你吉言啊。”
“不過,我覺得咱們那電影確實不錯,進不了主競賽單元,進一種關注單元還是沒問題的。”
相比於主競賽單元的群雄逐鹿,一種關注單元就顯得不那麼激烈。這個競賽單元主要是關注新銳導演的作品,在電影的質量之外,更關注其作品的獨特性。
含金量不及主競賽單元,但是也相當出名。
要是把主競賽單元比作英超,那一種關注單元就是英冠,雖然差一點,但也是不錯的。
寧皓斜眼瞅了瞅正在指點江山的萬年,“你當得獎是大白菜啊,想要就要?”
“咱電影質量好,拿獎不是挺正常嗎?”
一餐飯吃到了九點多,烤肉就是這點不好,兩個小時吃飯,一個小時在等著肉烤熟,肚子里老是覺得不太滿足,非得再來上一碗米飯才能撐起來。
而寧皓不太一樣,他得來上一碗麵條。
於是,吃完烤肉,寧皓就拽上了老萬家的兩位熱血男兒出了門,準備去麵館再續一波。
一碗臊子面下肚,寧皓的精神就又起來了,開始給兩父子講述自己這段時間思考出的一個計劃。
“扶持年輕導演?”
萬鑫喝了一口熱水,有點驚訝的問道,“夠高尚啊。”
“高尚什麼?就是這段時間裡,我想了想以前的一些事情。”
一個新晉導演,最痛苦也最難過的一件事情就是拿著自己視若珍寶的劇本到處碰壁。有些運氣好的,能得到仨瓜倆棗的投資,把自己的處女作用非常粗糙的方式拍攝出來。但是大多數的年輕導演都找不到願意給他們投資的人,不斷的被拒絕,不斷的碰壁,堅持下去的人可能有,但是大部分的都轉行了。
畢竟詩和遠方是吃不飽的,人終究還是需要大米跟白麵。
寧皓就屬於那一撥運氣好的,拍攝出了自己最開始的兩部電影,還在業內有了一點名聲,最終得到了劉德樺的投資,順利拍攝出了瘋狂的石頭。
“我之前聽一個朋友說過,很多年輕導演空有點子,但是找不到投資。”
寧皓坐直了身子,有點嚴肅的說道,“一些年輕導演靠著做槍手,寫劇本在京城活了下來。我比那些人要幸運一點,所以我想給他們一個平臺,給他們提供投資,提供意見,幫著那些年輕人拍出自己的電影。”
“怎麼選擇呢?”萬鑫問道,“文藝片的話太難回本,風險也太高。萬一裡頭有什麼刺激性的情節,估計都沒辦法上映。”
寧皓搖搖頭,“最開始肯定是要投資劇情片。要是咱們這個平臺在年輕導演起來之前就沒了,那還談什麼扶持。”
“有目標了嗎?”萬年來了興趣,這不是七十二變計劃嗎?
“正好有一個。”寧皓笑道,“叫楊青,在京城編劇圈子裡頭挺有名。”
萬鑫點點頭,“聽說過,這個人的劇本寫的不錯。”
“你想推薦他?”
“對,他那邊有個不錯的喜劇本子,雖說是個大雜燴,但是挺吸引人。”
萬鑫又問,“他想當編劇還是當導演,我沒太聽明白。”
“劇本是他寫的,但是他也想當導演。”寧皓解釋道,“這哥們以前參與過不少劇組的導演工作,還是挺有經驗的。”
“那你呢?”萬年問道,“我們掏錢,你不得去當個監製或者製片人?沒你的名頭,估計沒人會關注新人導演的作品吧?”
“那這不成掛羊頭賣狗肉了嘛!”寧皓有點不好意思,“觀眾要是看了我的名頭去買電影票,結果最後是一部爛片怎麼辦?”
“這就看你的眼光了,反正這個楊青是你介紹過來的,你最知根知底。”
編劇改行當導演的例子也有,但是不多。大部分的編劇文字駕馭能力很強,但是對電影節奏的把控能力不足。
文字的敘述中,你可以使用形容詞來對角色的狀態進行描寫,但是電影不行。拍攝環境,拍攝節奏,攝影的角度,這些都是導演需要考慮的。
編劇轉導演,你得讓自己的敘述思維從文字向鏡頭語言轉變。
假如寧皓能去當監製,給新人導演指導一下,那肯定能保證電影的基本敘事節奏,不至於出現雪暴那種情況。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