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夏日的劍雨(求訂閱)(第2/2頁)
章節報錯
武俠電影,最重要的便是武打的部分,在視覺動作上,李銨並沒有將西方電影中的暴力美學代入。不同於西方的搏鬥,而是將我國武術如舞蹈般展示出來,俠氣中又不失柔美,最亮眼的還是輕功,特別是在碧眼狐狸逃跑這一情節中,揮舞著的白色彩帶絲綢飄逸灑脫,這樣拍攝出來的視覺作用正中西方觀眾的審美。
而劍雨的動作戲就在一定程度上再現了臥虎藏龍動作設計上的那股飄逸感,闢水劍剛柔轉換,參差劍攻守兼備,質感殷實,飄逸感與打擊感兼具,結合各式奇門兵器的交鋒,頗為賞心悅目。
最後,望著床邊的月光,萬倩飾演的曾靜也說出了電影中的那句經典臺詞。
“我願化身石橋,受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打。”
一段日常過後,劇情展開。曾靜的真實身份也浮出水面,觀眾們慢慢安靜了下來,專注的投入到了電影那詭譎的江湖夜雨之中。
除了語言之外,畫面跟色彩也是可以傳遞興趣的。
觀眾只消一看劍雨的畫面,就能看出這部電影所營造的那股氣氛,意識到江湖就在身邊,就在生活中,而不在遠隔萬里的黃沙與群山中。
劍雨跟後來的繡春刀有點相似,生活氣息極其濃郁。雖然一個講的是飄逸無比的殺手集團,一個講的是生活苦逼的錦衣衛三兄弟,但其故事都是立足生活,都在生活背景上下了功夫。不同的是,劍雨強調了生活氣息,繡春刀則強調了生活壓力。
雖然不是西方動作電影上來就殺殺殺,打打打的激烈場面,但是劍雨那來源於儒家文化的隱忍與細膩還是把觀眾的心拉近了故事之中。
銀幕上,有點昏暗的房間裡,三個殺手互相對峙,滿是殺氣,但隱約之間又透出一股惺惺相惜的感覺。
打扮花哨,滿臉菜色的彩戲師戲謔道,“臉可以變,但那份氣度可變不了。”
之後,城牆之下,想走的殺手,想走卻又不敢走的殺手,跟已經走出去,但又被迫回來的殺手對峙著,戰鬥著。
萬倩拿出背後的羅摩遺體,“另一半羅摩遺體在此,今後,我與黑石再無瓜葛。”
再然後,猶如鬼魅的老人看著陰沉無比的轉輪王,“重要的是權,不是那根沒用的東西。”
狀若瘋癲,但眼中卻好似冒著火焰的少女也看著陰沉的轉輪王,“重要的是力量,而不是什麼沒用的完整。”
到最後,遍體鱗傷,面帶血痕的曾靜面對墓碑,望著不遠處的男人,口中呢喃著,“那就讓我消了此業,瞭解這段緣。”
文化跟語言可能不相通,但是美是相通的,震撼也是相通的。
老外的觀眾可能不理解什麼是佛教思想,什麼是轉輪王。在他們看來,這部電影講的就是一個殺手想要退出組織,但是又被組織威脅做任務,最後把組織老大給幹掉的故事。
“武俠版疾速追殺“!
故事直白,但是動作戲卻足夠亮眼。飄逸的東方神韻加上緊湊的剪輯,驚得場中的幾個武俠愛好者直呼偶買噶。
精緻的兵器做工,精巧的打鬥招式,因角色性格而異。
電影印象體驗最深一戰,莫過江阿生護妻一節。扶妻子休息,吃下豆皮,卸門,打水,敲地,取劍,放敵入宅,氣定神閒,老實人的外殼一層層剝落,真身逐步展露。隨著劍刃之上鏽跡逐漸剝落,江阿生的偽裝也逐漸消失,英雄如劍,鋒芒畢露。
極佳的戰前氛圍鋪陳,隨後與黑石一干殺手激戰,長短參差的雙劍滴水不漏,劍刃相交的銳聲,夾雜格擋飛針的清脆,一劍劍殺招輕盈凌厲,血腥與清新齊飛。清掃小怪,主將一死一傷。
萬年這次也是第一次看劇本改變之後的劍雨,武戲依舊流暢,魏忠賢的加入倒是給詭譎的江湖氣質上更增加了一層朝廷與皇權的陰影,讓轉輪王的轉變更加的圓潤。曾靜跟江阿生也不再像是上輩子一般完全沒cp感,演員的改變也讓整體的氣氛更加和諧,而不是上一世的電影一般,你說普通話,我來彎彎腔。
銀幕緩緩暗淡了下來,放映場中的燈光逐漸亮起,緊接著便是熱烈的掌聲。
萬倩跟著鍾立芳等人走到了臺前,有些緊張的回答著發行方以及觀眾的提問。
雖然不太適應這樣的場面,但是她臉上仍然滿是笑意。自己的電影受到歡迎,高興自然是應該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