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狼跟猴子(第2/2頁)
章節報錯
畢竟是天朝上國,禮儀之邦,不能隨便跑別人家裡打砸搶燒,你以為自己是冒險者還是狩魔獵人?
《戰狼》上映的時候,吳景帶著劇組跑了24個城市。這次更是發了狠,上映宣傳期要在30個城市宣傳。按照這個趨勢下去,第三部得36個,乾脆叫上楊昆開演唱會去吧。
在同期有官方背景的《建軍大業》,流量稱王、預售破億,主角大密密的《三生三世》的情況下,《戰狼2》憑什麼碾壓它們,拿下票房冠軍?
原因無他,觀眾喜歡。
就是因為它好看,它是一部劇情流暢動作優秀的商業爆米花大片,觀眾喜歡看,評價好,口口相傳,票房後勁驚人,所以有這麼高的票房。
在國產動作片的製作中,它的水平非常高,開場水下長鏡頭打鬥,就算是好萊塢也沒有,後面的追車戲、坦克對戰、肉搏,在近年的國產片中,可以說是獨樹一幟的。
《戰狼2》是罕見的“全程高能”。
如果沒有《戰狼2》,
想看神劇一般的打鬥,你得去看《007》;
想看坦克戰,得找《狂怒》;
要看巷戰,就看《黑鷹墜落》;
飆車戰,指望《速度與激情》···
而《戰狼2》把以上原本可以攤在很多部電影裡面使用的要素,全部塞在一部電影裡面了!
只花一部電影的錢,看幾部不同型別電影最熱鬧最精彩的部分。
不得鳥!
劇情上亦是順滑無比,明線是尋妻和撤僑,暗線是病毒抗體,三條線結合得很好,有個人情感也有家國大義,觀眾代入感很強。
《戰狼2》最強的地方是節奏,開場水下長鏡頭吸引觀眾目光,後面劇情節奏流暢,舒緩有致,高潮一波接著一波,最後情緒達到頂點釋放,觀眾完全被電影帶著走。這一點,即便是號稱工業化流程的好萊塢,近年也很少做到。
相比於第一部,《戰狼2》的製作質量全面提升,畫面品質、配樂質量乃至於剪輯,都做到了國產動作片的一個極致。
同時,它的立意讓它得到了昇華。很多劇情基於現實改編,但是當觀眾情緒層層遞進,累積爆發的時候,你才會發現,也許你是如此的深愛祖國。
電影的本職工作就是讓觀眾觀看,不是看完之後寫個一萬字的論文,去論證他何等何等的牛逼頂呱呱。
你家的菜好吃,群眾自然會去吃。
你的菜爛,還寫長文訴苦,告訴觀眾,我們有難處,其實原本沒必要這麼爛,都是客觀原因。
沒用,觀眾不需要知道你為啥爛,只需要知道,你爛不爛。
反例就是七月份被擠壓的毫無空間的《悟空傳》。
網上差評如潮之時,原作者猴子蹦出來了,洋洋灑灑幾千字,解釋了一下這部電影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老實說,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想象中的《悟空傳》,可能是一部沒法拍出來的片子。愛好電影的朋友可以自己試著寫寫劇本,把這些情節縮在一百分鐘內。
就算有天オ如王家衛能拍出來,那麼也會是一部《東邪西毒》式的文藝片。
《東邪西毒》的電影也是我寫的,我當然知道一部那樣的《悟空傳》該怎麼拍,劇本要怎麼寫。
我腦子裡都出現了紫霞在雲邊的那段漫長獨白。要文藝起來我嚇死你們,但我不能那麼做。文藝片在中國是什麼下場,我們看過太多了。”
通篇都在解釋,解釋電影為什麼是現在這樣子,解釋電影為什麼要這麼拍,解釋如果不這麼拍,你要我們怎麼拍,甚至有種感覺再告訴觀眾,只有這麼拍,才是最好的選擇。
觀眾最不需要的,就是電影工作者的解釋,觀眾看電影,然後得出最直接的觀影感受,這就夠了。
就像體驗了某公司的手機,總結出來手機好用還是不好用。結果廠商出來說,我們這麼造都是有原因的,優雅克制,環保低碳,你懂不懂?
關我屁事,體驗不好還有理是吧?讓使用者適應你的設計很驕傲是吧?
所以觀眾就不樂意,再然後,猴子就跟觀眾開始撕逼了。
只能說啊,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現在是猴子跟網友打架,未來就是青面獸死不認賬,什麼“妖豔綻放的花”之類酸溜溜詞滿嘴跑。
冒學,磕得不虧!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