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笑了笑,起身,望著海平線,指著那邊道,“而你會在巴黎,那裡的爵士樂也不錯,你現在也喜歡爵士了···”

他靜靜望著艾瑪,看著抿著的嘴唇顫抖,看著眼神裡盪漾的不捨,“不是嗎?”

艾瑪也怔怔的望著他,眼前忽而一片模糊,她用力的眯著眼睛,大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強壓著淚水,不讓它落下,“對,我喜歡爵士···”

“我們什麼都做不了,只能等著看。”

“我會一直愛著你的。”她安慰道。

“我也會一直愛著你的,”萬年也開口道,轉過頭,望著眼前蒼白的城市,“看這景色···”

“我看過更好的。”她笑道。

“就是,難看死了。”

艾瑪帶著惋惜跟不捨,“我從沒在白天來過這裡···”

他同樣點點頭,望著面前的天文臺,想著星空跟華爾茲。

天亮了,夢也醒了。

······

艾瑪是個很奇特的姑娘,一直很開心,從來沒見過失望跟生氣,傻大姐樣兒。但又不像香江那幾位傻大姐一般的粗魯,反倒是很纖細,加起來,便形成了一種可愛的個性。

劇本上的米婭跟她十分貼合,萬年也不必說,倆人的配合,讓達米恩大呼人生值得,拍攝進度也是嘩嘩往前翻。

《愛樂之城》的故事架構本身就簡單,除了舞蹈拍攝起來比較費時之外,大部分的戲都是一場過。又過了半個多月,拍攝已近尾聲。

稍微困難的,便是幾場歌舞戲,尤其是最後一場,達米恩簡直把歌舞片的精髓放到了這裡,一場歌舞,兩個夢幻,男女主角在幻想中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拍攝現場儼然變成了百老匯舞臺。

懷舊的元素無處不在,燈光、音樂、歌詞、舞蹈,抑或是兩人的復古打扮以及賽璐珞膠片的昏黃質感,妥妥的彰顯出一種歌舞片復古範兒。

為了這場戲,大家足足排練了好幾周。好在歌舞不需要實地拍攝,在攝影棚中就可以完成,節約了不少時間。

講真,《愛樂之城》的情節,是真有點俗,全靠著歌舞跟攝影來撐場面。

落魄音樂家愛上小演員,倆人相濡以沫,然後生活所迫分手,上世紀好萊塢電影都是這麼寫的。

要是再俗一點,男女主角還會在未婚未嫁,事業有成之後相遇,順勢比翼齊飛。而更狗血一點的,大概就是男主角送女主角上飛機,然後順勢被踹。日後再重逢,你是商人婦,我是音樂家,一笑泯恩仇。

達米恩選擇的劇情就是後者,去了巴黎之後,米婭一躍成了名演員,五年之後嫁人有孩子,生活幸福,老公富有。塞巴斯也不賴,開了自己的爵士樂酒吧,生意興隆。

洛杉磯,又是晴天。

八月已近末尾,獅子座已去,天氣還是老樣子。

今天就是最後一場戲,拍完就能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一間復古的爵士酒吧裡,劇組正緊張忙碌著,萬年坐在鋼琴之前,彈著自己剛學會的city of stars。

不是他想瞎顯擺,而是有個喜歡湊趣的媳婦,非讓他表演一個才藝。

這貨穿著一身精緻的高定西裝,腳上的還是一雙黑白撞色布洛克鞋,低調中帶著一絲騷氣,很像是那種在酒吧裡騙小姑娘開房的滄桑大叔。

“你怎麼還留鬍子啊,一點都不好看。”

一曲結束,劉思思湊過來,摸著萬年臉上薄薄的一層鬍鬚,給出最高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