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妖記》的導演是許晨藝,出身夢工廠,之前是動畫師,雖然也是行行出導演的一份子,但也算是專業對口。

夢工廠的動畫都有其正規化,核心一定要溫馨,要人文,劇情裡一定要有個小萌物,負責天真無邪,負責引發矛盾和治癒。主角一定要有兩個,一個天真無邪,一個有點壞水,但要內心善良。

最後的結局一定要大團圓,大家一起幸福快樂的生活在一起,the end!

有句話說的很好,皮克斯的動畫適合一個人看,夢工廠的動畫適合大家一起看,一個是內涵更深刻,一個則更為閤家歡,更加主流。

《捉妖記》的故事很簡單:一個天真善良到甚至有點傻的小夥子天蔭,在陰差陽錯之下懷了即將降生的小妖王,之後一堆妖怪和降妖天師盯上了他。好在還有“善良”的降妖天師小嵐一路保護他,雖然小嵐的真正目的是把小妖王賣個好價錢。

姑且不問為啥妖王是個蘿蔔樣子,也不說為啥那些妖怪都是萌萌噠,降妖天師都是兇惡臉,總而言之,故事的結局是好的,兩人合力救下了蘿蔔精,皆大歡喜大團圓。

典型的娛樂爆米花電影。

《捉妖記》瞄準的是春節檔,大年初一上映,玩的就是閤家歡。

宣傳上,公司同樣是不遺餘力,在安樂制定的宣傳計劃基礎上,公司給提供了不少的宣傳資源,包括不少綜藝、網路採訪、票務預購等。

一則在大眾看來,這是劉思思單扛票房的電影。

別笑,論知名度,她還真就是劇組那一撥人裡頭最高的,國際湯這兩年泯然眾人,姚大嘴還在靠著郭芙蓉吃老本,閆妮姐姐雖然作品質量不錯,但沒啥票房。男主角就更別提,純純的新人,之前連個正經大熱的偶像劇都沒有。

這麼算一圈,劉思思還真就是單扛票房。

二則公司投資也不少,製作上,安樂佔了八成的投資。宣傳上,公司則佔了七成,半個親兒子呢,且得好好宣傳。

這麼一圈論下來,電影的總成本達到了4.5億,快趕上《地心引力》了。

要是賠了,估計劉思思真得把自己賣給老公···

2月19日,《捉妖記》上映。

排片上,影院自然是緊著大哥的《天將雄師》,排片量達到了25%,《捉妖記》緊隨其後,23%。

剩下諸如《天師鍾馗》、《爸爸去哪兒》、《澳門風雲2》等大都在10%左右徘徊。

從去年的資料來看,春節檔的電影市場異常火爆,在《大鬧天宮》、《澳門風雲》、《前任攻略》等電影的帶動下,春節當天狂收2.5億票房成績,初二再收2.08億票房成績,整個初一到初七收穫了14.12億的票房成績。

而今年春節檔市場依舊潛力十足,僅19日,初一當天,全國總票房達到3.9億,相比於賀歲檔略有不足,但也遠遠超過國慶檔等傳統檔期。

《天將雄師》不負眾望,在大哥的熱度以及兩位奧斯卡影帝的知名度帶動之下,首映當天拿下1.1億票房,成功首日破億,登上國產電影首日票房排行榜前十。

不過,口碑就很值得吐槽了。

單從觀賞度來看,可以算是一部勉強可看的作品。賀歲檔電影該有的都有:卡司陣容強大,場面較為壯觀,適當搞笑逗樂,一定程度的教育意義,來鍍金的金主小蜜,以及相對圓滿的大結局。

那位林蓬是真的扶不起來,想當年,大哥還帶著她去柏林宣傳《大兵小將》,萬年還有幸見過一次。這麼多年過去,還是那鳥樣!

電影挺樂呵,唯一的問題是,程龍真的老了,打不動了。

在這部電影裡,觀眾看不到曾經那個用信手拈來道具暴打對手的小人物,而是一個滿口大道理的基層幹部。

看完電影,程龍的打戲也就那樣,反倒是布羅迪作為一個文藝咖,打戲帥的要死,也算是意外開發出了奧斯卡影帝的新屬性。

首日上映的《捉妖記》成績不俗,靠著閤家歡的屬性和前期鋪天蓋地的宣傳,頂著《天將雄師》的壓力,仍然拿下了過億的票房。

雖沒打破什麼新紀錄,但也算是開門紅。

看到成績不錯,劉思思更是卯著勁開始宣傳,春節都沒顧上回家,天南海北到處跑路演。

這兩年的路演主要針對的是二三線城市,交通不像一線城市那麼便利,無形中倒是給媳婦增加了不少休息的時間。

口碑不俗,加上宣傳給力,初二當天,《捉妖記》票房逆轉,憑藉1.6億的單日收入力壓《天將雄師》在內的一眾對手,一枝獨秀。

上映後,輿論有點兩極分化的趨勢,一般透過觀眾很喜歡,而豆瓣網友就很挑剔,非要在一部閤家歡電影裡頭找點人生況味出來,彷彿不從電影裡學點什麼,錢就是白花的!

當然,人家可能壓根沒花錢,文藝嘛,談錢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