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2015(第1/2頁)
章節報錯
今年的賀歲檔突出一個萎靡,大導紛紛落馬,新人作品難得出頭,也不受院線的重視。賀歲檔前半程,《太平輪:上》徹底撲街,領跑半程的居然成了一部爛俗的青春片《左耳》。
大哥,現在是賀歲檔,不是暑期檔,這合理嗎?
很合理···
當下中國電影銀幕密碼不是別的,其中最關鍵的,最簡便明瞭的便是“接地氣”和“喜劇”。
什麼是接地氣?一般理解是貼近生活。更準確的說,應該是與網際網路最多分享的社會話題相銜接,謂之接地氣。誰在最多地使用網際網路,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一定是80、90後。這個社會群體的生活體驗和話題體驗,是當下影片題材的重要座標。
在這個檔期內,誰能比得過《左耳》這種所謂的“傷痛青春”更受80、90後的熱捧呢?
沒有。
這就是《左耳》前期領跑的原因。
2014的12月賀歲檔未必讓人喜歡,但誰都不能否認,80、90後贏了。
80、90後是當下市場的主力軍,不去重視他們,就得不到他們的重視。《左耳》並非贏在藝術和製作,而是贏在時代的選擇。如果我們不需要尊重市場,這一切都另當別論;如果我們尊重市場,那麼這個賀歲檔的結果就是一次很嚴肅的事件,也許是一次標誌性的事件。
它說明,這個時代不僅僅導演們在換代,觀眾已經徹底地換代,甚至可以說,有什麼樣的觀眾就會有什麼樣的導演,即有什麼樣的影片,這不是一個很複雜的規律。不重視“80、90後”,是2014年賀歲檔前期,國產片遭受失利的大原因。
一直到了後半程,國產大片才開始發力,《一步之遙》跟《偃師》兩部大片短兵相接,一部延續《讓子彈飛》的民國風情,一部則將機器人覺醒和古裝大片結合,成功創作出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電影概念。
上映前本以為是雙雄對決,上映後卻變成了一邊倒的虐殺。
按照那位喜歡噴人、打遊戲、網紅蛇精臉的小王總的話來說,“沒看過《一步之遙》的人是躲過了一劫!”
歷史上,《一步之遙》週四上映,首周票房超過4億,但由於口碑影響,再加上《偃師》的強力霸屏,在上映首日排片就大量下降,只收到2.8億。
不僅《一步之遙》,整個12月的電影都受到了影響。《智取威虎山》本定檔12月24日,但於胖子看到《偃師》的橫掃之勢,很明智的推遲了檔期,延後到了元旦。
就目前的市場容量來看,兩部大片完全是可以同時存在的。
但博納不敢賭,《智取威虎山》同樣是3d&nax大片,勢必要跟《偃師》產生對比。
面對一部已經起勢的現象級大片,於冬還真有點慫。
至於《我的早更女友》、《微愛之漸入佳境》、《撒嬌女人最好命》等炮灰,短短几天就已經下線,完全淪為了炮灰。
只有《左耳》還靠著情懷細水長流,勉強支撐。
······
12月29日,湘南。
宣傳活動散場,萬年領著小媳婦,顛顛跑到了大伯家裡,吃了頓便飯,順便探親。
馬上便是元旦,老姐回家歇著,順帶就想起了在這片跑宣傳的萬年,非要叫他來吃一頓便飯。
萬年也快一年沒見大伯一家子,便樂呵的溜達了過來,順手還買了一堆禮物。
飯桌上,年紀雖大,卻還很精神的大伯端起了酒杯,十分規程化的來了幾句講話,最後道,“來,慶祝小年電影大賣,順便慶祝閨女回家,幹一個!”
“我又不是不回來,還用慶祝啊!”萬倩不依了。
“你還好意思說?”一把手伯母說話了,“一年到頭就在京城待著,留我們倆在這兒高興是吧?”
“你們不想去啊,我房子都買了!”萬倩賣萌道。
萬年在這邊偷笑,老姐這副樣子,也就只能在家裡頭看見。
“笑啥?你也是,一年到頭都不來一次,小時候多可愛一孩子,這兩年越跑越遠。”
萬年笑道,“我不是忙嗎?其實大伯你們還是來京城好一點,我們平時也不在院子住,那邊多舒服,您還能跟我爸去釣個魚,溜個彎兒啥的。”
“就他那個水平,跟他釣魚我怕氣死!”大伯搖搖頭,抿了口酒笑道,“別看你爸每回都有收穫,八成都是菜市場買的。”
“真的假的?”
“真的啊,去年我們先到的夏威夷,海釣的時候他啥都沒釣到,為了不丟臉,還特意繞了一圈去市場買了條海鱸。”
大伯一臉“那個阿鑫就是遜啦”的表情,“釣魚得心靜,就他那個瞎蹦躂的性子,難!”
“反正我爸閒著沒事,也就這一個愛好。”
“你一個小孩,怎麼老用這種語氣說話?”大伯笑道,“跟七老八十似的?對了,今年你還得去美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