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日,夜。

青年影視的會議室裡,陳倩蓉等人圍坐一圈,主創那邊還在苦逼的跑宣傳,公司這邊則需要根據反響和票房確定之後的宣傳戰略,大家都很疲倦。

房間裡很安靜,時候不早了,但大家還是強打精神,等待首日票房資料的出爐。

忽聽得門被使勁推開,公司的發行經理和宣傳經理衝了進來。

“來了···”他捧著個膝上型電腦,神情興奮。

“急什麼?緩緩···”陳倩蓉擺擺手,接著道,“說罷,多少?”

“首日票房1800萬!”

先行說出票房資料之後,他才把電腦接在了投影儀上,開始展示詳細的放映資料。

各院線在排片方面給足了面子。上映首日每天一萬兩千餘場的排片給予了影片極大的發揮空間,場均上座率達到了45人,遠高於《畫皮二》的場均28人資料。

閃爍的燈光下,眾人紛紛抬頭,互相對視一眼,均面帶喜色。

同時,在資料之外,《熱點》的觀眾口碑極高,于飛鴻經過《失戀三十三天》等電影之後,在網上也有那麼一批忠實擁躉,論名聲,論顏值,論國民度秒殺某才女。

電影成功的關鍵有這麼幾點:質量、宣傳、明星、檔期、遏制盜版。

如今銀幕數量大,觀眾也基本形成了觀影習慣,官方對盜版的打擊力度也夠高,基本不存在盜版第二天流出的問題。即便流出,也是晃晃悠悠的槍版,沒人想看。

而在明星光環上,《熱點》的演員班底豪華無比,萬年、柳亦非、童莉亞、張曉菲、闞青子再加上青年影視的一眾小花,有大紅大紫的,也有小有名氣的,加起來,對於網友吸引力充足。

論號召力,這幫人在年輕人中的受歡迎程度堪比葛大爺和明叔在中老年婦女中的號召力。

算下來,這部電影也算的上是青春版的《建國大業》,數明星就是一樁樂子,外加劇情的高質量,大火是穩穩的。

而檔期,在好萊塢大肆入侵的環境下,國慶檔和暑期檔成為了必爭之地。

七月份,沒有好萊塢大片,國產鉅製也只有一部《畫皮二》稱得上是有威脅。

可是那部電影的口碑相當差勁,在上座率和網路口碑上,跟《熱點》沒得比。

說實話,很奇特,《畫皮二》在本質上就是個好萊塢常見的爆米花大片,論劇情,難道婦聯能好到哪裡去?

可是呢,人家的口碑就是好。

別問,問就是情懷加淚目。

總而言之,上映首日,《熱點》票房1800萬,比不上《畫皮二》,但仍舊錶現出色。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