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王曉帥又來了一波自暴自棄。

今年呢,王曉帥在《我十一》電影票房失敗之後,跟自己的後輩魯川一起,儼然變成了兩個“怨婦”。

一個哭唧唧的抱怨電影院排片不好,另一個則更嚥著感謝自己的投資商。

“《王的盛宴》對我的觸動特別大,吸取了很多教訓,我從覃洪身上看到中國的製片人確實特別寬容,給了導演最大的支援。我覺得導演要克服撒嬌心態,不能再撒嬌了,要長大。”

“我以前覺得花覃洪的錢是應該的,因為我能給他不一樣的東西,但這次《王的盛宴》看著他一路下來,我也很心疼他,雖然我也對這部電影很有信心。我跟覃洪說我會改變我創作的方法,會用工業的方式做下一部電影,這也是我這段時間在考慮的問題。”

誰撒嬌,看來心裡是一點逼數都沒有!

氣氛是如此的“晚間八點檔”,兩個導演帶頭下,現場幾乎變成了訴苦大會,以至於在現場的微博大螢幕上,有現場觀眾指論壇變成“吐槽大會”,張園導演也覺得現場氣氛有點沉重,鼓勵大家說點開心的:“不要太怨婦”。

至於魯川的所謂“工業電影”,大概,也許,是後來的《九層妖塔》?

誰知道呢。

這邊倆難兄難弟哭哭啼啼,另一邊馮曉剛跟劉震雲倆人則把論壇當成了宣傳現場,跟說相聲似的你捧我逗,目的只有一個——宣傳《1942》。

“都說馮曉剛的作品沒有海外市場,但除了功夫片之外,誰都沒有海外市場,誰也別笑話誰。”

“這是個充滿造假的民族,假奶粉假足球假票房還有盜版。不是我們講不講故事給全世界的問題,而是世界有沒有興趣聽我們講故事。”

後半句還是挺有道理的,別想著怎麼給老外講故事,先好好想想,怎麼能講一個有趣的故事把觀眾吸引過來。

但前半句,純屬扯淡。

小鋼炮這人突出一個有奶便是娘,現在不出去賣片了,就開始噴票房造假,說的好像當年《夜宴》海外票房吹牛逼的不是他一樣。

上影節的論壇就和金雞獎的蛋一樣,年年批,年年爆,可就是沒啥用,該啥樣還啥樣。

前幾年,寧皓還有興趣去論壇看看,這兩年都懶得去了。

一幫當年被批狠了的導演,如今資格老了,就開始學著批評自己的那些老輩兒,對市場,對新人,對看不慣的一切大放厥詞。

但是一說到解決方案,嚯,全面啞火。

前兩年魯川還能跟王曉帥互噴,今年就只能跟王曉帥一塊兒賣慘。

生活就是個不斷受錘的過程,有的人,變硬了,變成了鋼。有的人,變軟了,被擠壓出來,變成了炭,變成了灰。

從此,再也沒辦法進去。

······

在這幾日,萬年跟著《熱點》劇組各種接受記者專訪,戰果便是報紙、電視臺加網媒全面刷屏,車軲轆話說了一遍又一遍。

公司的推廣工作也做的不錯,線下推廣一如既往的砸路牌,掛海報,可惜滬上不是戛納,沒法往高樓大廈上頭貼海報,不然效果更好。

線上則是營銷通稿加影評人瞎吹,當然,也沒吹成什麼開天闢地第一神片,都比較客觀。

《匹夫》在上映之前也用了不少影評人力量,參與編劇的還有張小北。

結果一波操作下來差評如潮,觀眾不僅罵導演主演,連編劇和影評人也都罵了個遍。此時觀眾尚且處在影評人ptsd中,這個時候瞎吹,估計是沒啥好影響。

6月24日,持續九天的上影節落下帷幕。

還是一如既往的不把老外當成外人,本屆的最佳影片給了伊朗電影《熊》,評委會大獎給了加拿大電影《從未放棄的愛》,在一眾國內男演員的虎視眈眈之下,評審團十分公正的把影帝獎盃遞給了俄羅斯演員巴格多納斯,萬倩期待的影后則花落《悲傷成夢》的女主角普魯內達。

《蕭紅》的口碑並不差,拿下了最佳攝影和最佳編劇兩個獎項。高群書靠著《神探亨特張》二度拿下金爵獎最佳導演,華語電影並未一無所獲。

又一屆滬上電影節喧譁落幕,又一次金爵獎低調收場。相比備受關注的展映單元,備受冷落的金爵獎仍然不為人知,並且恐怕會這麼一直冷清下去。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