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號稱中國電影專家獎的金雞獎跟大眾的距離還是很近的,回顧一下金雞獎的最佳故事片,像《巴山夜雨》、《芙蓉鎮》、《紅高粱》、《老井》等等,無不是當時觀眾的追捧之作,那個時代,是金雞獎真正可以稱之為“中國奧斯卡”的時代。

相比於《大地震》和《鋼的琴》等幾部口碑豐收的作品,本次的金雞獎上,斜刺裡殺出的《飛天》、《秋喜》、《額吉》、《驚沙》等片卻於無聲處響驚雷,奪得最佳電影、影帝影后等重頭獎項,一眾大家都還知道的電影紛紛成了陪跑選手。

也無怪不少記者感嘆:“我太不專業了,五部電影,一部都沒看過。”

並非媒體不做“功課”,而是獲獎的大部分作品只有小規模上映或還未上映,都屬於“幽靈電影”。

這也算是國內市場上的特色產品,所謂幽靈電影,指的就是那些在影院一日遊甚至一場遊的電影,沒有票房紀錄,沒有媒體關注,似乎唯一的目的就是為了在金雞獎上獲獎。

專業,太專業!

李銨頂多是看不懂《處女泉》,咱們倒好,誰都沒看過的電影反倒是拿獎大戶,人民喜聞樂見,評論界大加讚賞的電影只能陪跑。

“專業”等於“小範圍”?“藝術”等於“不商業”?“養在深閨”的金雞獎“意外”製造了這些對立。

獎項與作品是互相促進的關係,金雞獎的“專家”選擇若是離觀眾越來越遠,恐怕獲獎作品仍舊得不到觀眾的垂青。

都說奧斯卡有點石成金之功效,獲獎影片往往能再度掀起上映熱潮,這背後是評審口味與市場反饋長期調和的結果,而過度“專業”的金雞獎恐怕只能與獲獎作品一起,很快就被觀眾和市場淡忘。

什麼叫娛樂性十足的活動?就是阿毛在臺上唱《菊花臺》,一群白髮蒼蒼的“表演藝術家”在臺下開心地跟著節奏鼓掌。

活脫脫的老幹部活動中心···

總而言之,金雞一昇天,又是漫天雞毛,滿地罵聲。

······

這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隔著玻璃看是陽光明媚,出了門卻是滿臉的寒風和落葉。

劉思思出門跟小姐妹shopping美容,萬年擱家待著,招待著稀有的貴客。

沙發上,許久未見的寧皓坐立不安,活像是屁股著火的大猩猩,在沙發上挪來挪去。

得虧沙發上沒鋪什麼墊子,不然非得被丫給磨破了。

“怎麼了?這麼躁動?”萬年從冰箱裡掏出一瓶烏龍茶遞給了寧皓。

那貨瞅了一眼瓶子,滿臉的不愉快,“拿點酒啊,我好不容易出趟門,就請我喝這玩意?”

“你每次請我喝高沫,我說什麼了嘛?有的喝就不錯了!”

萬年把瓶子扔在茶几上,接著問,“啥事?”

“我那個本子,七月底不是過審了嘛?這幾個月,除了剪輯,我就是在籌備劇組。”

寧皓擰開瓶子,抿了一口毫無靈魂的冷茶,“結果準備開機了,男主角沒時間,你說這事兒整的···”

“劇本···《無人區》?那玩意還真過審了啊?”

“那還有假,我都要開拍了!”

“男主角找了華哥?”

寧皓點點頭,“早就跟人家說好了,結果一拖就是好幾年····”

“都等了快兩年了,就再等等唄!”

“不行,等不了!”別看寧皓在劇組無精打采,實際上是個急性子,有了準備就要立刻拍完。

“那你找我幹嘛?讓我給你推薦?”萬年尋思,這本子裡也沒適合自己的角色啊,總不能搶了大都督的角色,演那個傻兒子吧?

那也太跌份了。

寧皓直樂,“哪兒能啊?你這麼大腕,男主角就是給你留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