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還是你狠(第2/2頁)
章節報錯
“我媽說,懷我那會兒,她聽的是歌劇。要不你也回去試試?”
萬年壞笑道,“沒準未來孩子一出生,長得跟我似的,你多賺!”
“滾,真要長得跟你似的,我得砍死你!”
寧皓撇撇嘴,“別說廢話,有啥意見?”
“就是這個潘肖啊,劇本里說他一直很看重時間,有什麼原因嗎?”
萬年翻了翻劇本,“還有,他這麼個要錢不要命,要名利不要道德的人,最後為啥能義無反顧的去救那個舞女呢?”
“浪子回頭,人心良善唄,在無人區裡頭經歷了那麼多,他肯定還是有所成長的。”
寧皓解釋道,“至於那個時間嘛,我的理解是,潘肖就是單純把時間和金錢掛鉤,這麼一來,說話還能顯得高深一點。”
“就單純一個浪子回頭?他就一點牽掛沒有,能為了一個萍水相逢的女騙子不要命?我總感覺,好像缺點什麼?邏輯上不夠完整。”
“極端的環境下,人是會有些極端的想法的。”寧皓又道,“他要是最開始就能報警,這一切都不會發生。但是故事不能這麼寫,那就沒意思了。”
“那他有沒有家庭?”
寧皓皺皺眉,“這重要嗎?”
“當然重要了,這都是背景啊!”
萬年接著道,“家庭也好,愛也好,這都是內化的角色動機。就跟《盜夢空間》似的,男主角的最底層動機就是回家看孩子。潘肖這個角色,他太符號化了,只知道愛錢愛名,沒原因,也沒背景,轉變起來太沒根據。”
一條路走到黑的角色不需要這種東西,比如《老無所依》裡的變態殺手安東,又比如《無人區》裡頭盜獵鷹隼的黑老大。這都是一條路走到黑的角色,沒有轉變,只有一層層揭開外殼出現的黑暗,觀眾只需要知道他們“是何”,不會關注“為何”。
但是潘肖不一樣,丫簡直是從小丑變成了半個聖人,捨生取義救舞女的這種行為應該有點內化的動機,這樣才能說得通。
說來很怪,寧皓的電影裡,主角內心發生轉變的情況,很稀少。
最好的反而是《香火》,真和尚變成了假和尚。
《石頭》裡,包世宏從頭到尾只想著救廠子。
《賽車》裡,耿浩從頭到尾就是要洗脫自己的嫌疑。
《黃金大劫案》倒是講述了一個小混混轉變成英雄的故事,但是那故事過於結果論,完全沒說服力。
《無人區》也有點這個意思,潘肖從開頭的訟棍,經過無人區裡的一番奇遇之後,就變成了英雄。相比於小東北要好些,轉變還算順滑,可是在動機上還是有點缺乏。
“最煩你們這幫改劇本的,”寧皓咂咂嘴,“說吧,你有啥想法?”
“我覺得,給他加個天煞孤星的設定就行了?”
“啊?又死全家啊?”
萬年眨眨眼,“不光死全家,還得來個絕症···”
“咱又不是拍韓劇,至於嗎?”寧皓不太理解,“這轉變挺順溜啊,怎麼就不合理了?“
“舉個例子,潘肖就相當於石頭裡那個國際大盜,有自己的一套準則。可是呢,跑到無人區裡來之後,他的那套規則失效了,被一幫本地小賊搞得灰頭土臉。”
萬年道,“但是呢,經過這一切,麥克還是那個麥克,最後仍然按照自己的規範,用自己的方法從馮董手裡偷走了翡翠。既然這樣,潘肖為啥非得改變自己的準則,變成善人?”
“一路走到黑的話,是不是不太好?”寧皓也頭疼,改了三年的本子好不容易過審,他是真不想再出什麼么蛾子了。
“沒讓他一路走到黑啊,我就是給他新增一個設定而已。”
萬年解釋道,“孤兒院出身,所以他只能追逐名利。再加上身患絕症,所以他看重時間,想要在最後期限到來之前成名,最好還能掙夠錢。之所以救那個舞女,也是為了上頭條,得到一個英雄的名聲···”
“不行,不能一開始就把名聲當成最終追求。還是該落腳在絕症上。”
寧皓沉吟道,“應該把絕症設計成能治癒的那種,一邊是掙不夠的錢,一邊是不斷消耗的時間,讓他就那麼掙扎。最後去二道樑子的目的也不單單為了舞女,還為了那一百萬。有那一百萬,他就能去治病。因為沒搶到錢,他才最後選擇和黑老大同歸於盡,成全自己的名聲。”
“怪不得都說你們這幫搞藝術的是魔鬼呢,對角色這麼狠···”
萬年笑道,“這麼一改就妥了,比原來順溜了不少。”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