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桃姐》就藉助香江的社會結構和女傭這個角色,極為順暢的講述了一個關於跨越階級壁壘的親情故事。

雖然地域性的特色不足,但是對人類共性的表述卻十分出色,拿獎的可能性極大。

兩日後,《倭寇的蹤跡》首映。

還是那句話,老外對於所謂的“俠”文化完全不感興趣,他們看功夫片,看的就是打鬥。或者說,看的就是奇觀。

《倭寇的蹤跡》雖然在打鬥奇觀的構建上略顯不足,甚至可以說是有些笨拙。但是在體系構建上十分完美,電影裡哲學、宗教、道德、技術、儀式相當統一,就像一部優秀的科幻。比如一開始,那場江湖武鬥的行禮、第一次巷戰、以及後面的祭鞭、隨影擊人等等,這些都是非常耳目一新的橋段。

這些年,老外雖然對功夫片有些厭倦,但是不少人心裡頭還是惦記著這種來自遙遠東方的神秘風情。所以,《倭寇的蹤跡》裡這些神神叨叨的儀式感就吸引了不少老外觀眾的注意,丫不把這玩意但功夫片看,而是把它當成邪典片來看。

跟《布萊爾女巫》這類的電影差不多,看的就是那股子光怪陸離的味道。

從這個角度來說,徐昊峰的電影確實表現了一種狹義上的民族個性。

地平線單元不參與評獎,故首映結束之後,幾人也沒太關心電影的評價如何。

實際上,包括《綜藝》在內的幾份場刊對於電影的評價相當不錯,“這是自《臥虎藏龍》以來少見的功夫片創新之作,它踏實,質樸的展現了一個簡單的故事,影片的內涵卻極具深度。”

······

當晚,酒店。

白天《倭寇的蹤跡》首映,晚上便是《升級》的展銷。

這就是個小成本電影,雖指望靠著海外市場先回一波本錢,但是也沒做什麼全世界受歡迎的夢。

因此,宣傳酒會也辦的分外寒磣,大牌都沒幾個,全靠劉德樺幾人撐場面。

不過,有意合作的片商倒是有好幾個。前幾日,《升級》的預告片和幾個片花放映之後,便有不少小國的片商過來接洽。

他們買不起好萊塢大片,但是本國觀眾又想看刺激的電影。之前他們都關注《白蛇傳說》、《奪命金》等電影,可在看到《升級》的預告片後,果斷轉換了目標,準備買下這部賣相不賴的電影。

怎麼說也是科幻呢,回家賺一筆不成問題。

&nk2還聯絡了幾個老美的發行商過來。當然,之前合作過的波麗佳音也來了,雖然島國的科幻基因全跑偏到了動漫上,但是這種小成本電影發行起來還是比較穩的,便宜,不容易虧錢。

剩下的幾個片商裡頭也沒幾個大公司,基本都是靠著小成本電影混飯吃的小廠子。

萬年到場一看,差點直接氣的罵人。

&n這幫人帶來的,丫雖然有發行權,但是太毀名聲了!

這是一幫專門做“李鬼片”的山寨人才,製片成本不超過100萬美元,電影從立項到發行一般不超過四個月。

別人說是山寨,但是人家管自己的生意叫藉助大片適當營銷。別說,生意還不錯,從創立至今還沒賠過錢。

&nk2的一幫人臉上也像是吃了蒼蠅一般的噁心,說攆出去吧,不好張嘴。讓他們留下吧,又有點膈應。

難受!

正鬱悶著呢,一個黑髮精悍男子走了過來,眾人眼前一亮,給萬年介紹道,“萬,這位是傑森,美國的一位發行商。”

“你好,”萬年笑道,“你對這部電影也有興趣嗎?”

傑森哈哈一笑,“你好,我是傑森·布倫,初次見面。”

“呃···你好,久聞大名。”

萬年跟他握握手,臉上露出和藹的笑容。

這倒不是他客氣,實在是面前這哥們跟《升級》的緣分不淺。

傑森·布倫,電影投資商,發行商,創立的電影公司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便是製作了《隱形人》、《潛伏》等電影的布倫屋。

以製作小成本驚悚片和恐怖片起家,之後也投資拍攝了《爆裂鼓手》、《逃出絕命鎮》等口碑佳作。

更重要的是,歷史上,給雷沃納爾投資製作《升級》的便是這家公司。

這還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一羊雙薅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