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華表(第1/2頁)
章節報錯
轉眼間,半個月過去了。
話說兩人同居半月,倒也沒鬧出什麼大的矛盾。每日裡,你跳跳舞,我看看片,你嚼嚼雞爪,我啃啃大蒜,你打打網遊,我玩玩單機,突出一個和和美美。
不過,倆人的性子都算是內斂的型別,即便是有什麼小的不爽,頂多也就是瞅著背影瞄一眼,沒出現過那種“你聽我解釋”、“我不聽我不聽”之類的逗比情況。
比如,劉思思不喜歡萬年吃蒜,頂多也就是偶爾在睡覺之前踹一腳,讓他下去刷完牙再回來。
又比如,萬年不喜歡手沾上零食的辣油,而劉思思偏偏是個零食控,於是乎,萬年就只能養成多洗手的習慣,順帶批評兩句邋遢的小丫頭。半個月下來,家裡消耗最大的,除了醋瓶子和蒜盒子之外,大概就是萬年洗完手之後用的護手霜。
除了這些小毛病之外,他倆倒是分外的合拍。
老話講:不跟一個人一起生活,你永遠不知道他真實的性格是什麼樣。
還好,他倆對彼此的瞭解算是很深了。
萬年知道,劉思思是個表面上淡雅,內心裡悶騷重口味的姑娘。
劉思思也知道,萬年雖然嚼蒜喝醋,看起來特別糙,但是有的地方又特別精緻。比如,他每次洗完手都要抹護手霜,跟強迫症似的,對手比對臉都好。
據說,要是想知道自己和物件合不合拍,最好的辦法就是來一回自駕遊,狹小的空間和漫長的旅行能讓一個人原形畢露。
同居也差不多,多少恩愛的情侶在住一塊兒幾個月之後就主動分手了,彷彿之前死去活來的戀愛都是虛的。
他倆還好,很幸運,在同居之前就原形畢露了,沒出現上述那種狗血的情況。
······
轉眼到了八月底,暑期檔即將收官。
話說,當《變形金剛三》於7月21日在國內上映之後,國內電影市場的潛力一下子就被開啟了。持續小半年的市場萎靡勢頭徹底消失,票房一路高歌猛進,不但創下全國單日票房過億的歷史紀錄,當週票房還達到了4.83億,幾乎相當於2000年之前,半年的全國票房。
隨後,全國單週票房又連續4周在3億以上——而2010年全年僅有4周高於3億,可以說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票房井噴。直到8月底暑期將盡,全國各地的大中小學陸續開學,市場熱度才逐漸冷卻下來。
觀眾多、票房高當然是好事,不過今年暑期檔的41億票房中,海外片佔據絕對優勢,票房不錯的國產影片寥寥,實為一大隱憂。
暑期檔3個月中,國內電影市場上一共有60餘部影片公映,其中前10名的影片共拿下約33.3億票房,佔去總票房的80%以上。也就是說,暑期檔的41億大蛋糕,主要是靠前10名撐起來的;其他50部影片,創下的份額不足總票房的20%。
而位列暑期檔前10名的影片中,雖然國產片和引進片各佔5部,在數量上平分天下,但要論票房的話,5部引進片的總和超過23.5億,佔據了前10名影片票房總體的70%。最後綜合起來,海外大片佔據了整個暑期檔票房的70%以上,國產片則不足30%。
相比之下,去年暑期檔的情況是,以《大地震》為代表的國產片唱主角,23.3億總票房中,國產片為15.76億,佔67.62%;進口片7.55億,佔32.38%,而今年基本上是倒過來了。這也正是今年暑期檔的“喜中之憂”,長期這樣下去,國內影院就真要變成好萊塢電影的專賣店了。
《阿凡達》上映時,那種好萊塢電影氣吞天下的氣勢又回來了。幾部大片把國產電影打得毫無還手之力。
國師的那句“國內的銀幕都是給好萊塢電影準備的”,似乎完全變成了現實。
今年暑期檔先後上映的《建黨偉業》、《武俠》和《竊聽風雲2》三部國產片,都有著星光耀眼的“黃金組合”陣容,但明星組合產生的化學效應卻不盡相同。
其中《建黨偉業》取得近4億票房,雖然遠遠低於片方之前8億的票房預期,但已經成為暑期檔國產影片的票房領頭羊。
而《武俠》中甄志丹+金成武組合雖然也氣勢奪人,取得了1.75億的票房,卻也沒有達到片方預期的高度。
唯有擁有明星三人組的《竊聽風雲2》,上映10天就取得1.7億的票房,比起第一部《竊聽風雲》翻了一番,有些出乎大家的預料。
倆月下來,資料讓人既喜且憂。
喜的是國內電影市場潛力無限,暑期檔就能產生四十億票房,賀歲檔還不得起飛?
憂的是觀眾對國產電影的興趣似乎越來越低,一部《變形金剛三》就能秒殺一堆國產大片。如今已經是這樣,未來又該如何?
雖然國內電影市場票房一直在猛增,但是說到底還是在吃市場發展和影院增加的紅利。
現在三部大片的票房加起來都打不過《變形金剛三》的零頭,要是多來幾部這樣的電影,估計國產電影真要被折騰的毫無底氣。
訊息靈通的各大影視公司早就瞭解到了明年國內市場可能發生的變化,好萊塢即將大肆入侵,官方雖然盡力抵制,但總歸還是得放松管制,增加進口大片的數量。
機遇跟危機並存,由不得大家不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