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兩集結束。

砸吧砸吧嘴,夏鍾眯著眼睛回味了一下那驚豔無比的動作戲,接著開啟電腦,準備上貼吧和微博看看大家對這部劇的感受如何?

“放心了,真的放心了。一看這部劇就是用心去考據,用心去製作的。年初看了《宮》,那配色給我嚇的,差點以為我是在看什麼夜店的宣傳片,太豔俗!這部電視劇在製作上好太多,萬年的書生意氣,劉思思的江湖鋒銳,表現得淋漓盡致,我喜歡!”

“沒用特效這一點滿分!這兩年一部能入眼的武俠劇都沒有,好不容易有部《倚天屠龍記》,還拍成那個德行。選角很棒,劉思思的銳氣跟江湖女俠太配了,期待後續發展。”

“這對狗男女又在電視劇裡頭秀恩愛,看鹿鳴宴上倆人的眼神,酸死個人了!”

“人家郎才女貌,輪得到你來反對?要反對,那也得我來!”

首日播出,收視率算是中等,剛剛破一。

而經過一日的口碑發酵,公司還買了兩條熱搜之後,第三集的收視率一躍衝到了2.07,第四集為2.75,平均市場份額達到了9.3。

看完第三集的觀眾在網上瘋狂安利,這兩集講的是一枝梅和燕三娘展露身份,立下賭約。

萬年的表現一如既往,而劉思思則是萬分驚豔。

光是從酒樓一躍而下,翩似飛燕的一幕就給這姑娘帶來了一堆狂熱粉。要是按照後世的形容,劉思思在劇中的表現就是一個字:颯!

英姿颯爽,男女通吃!

“媽耶,這打戲也太棒了。以前沒發現,劉思思居然這麼美!”

“文戲尚可,武戲滿分。愛了愛了,好久沒看到這麼帥的女演員了。”

“哎呦喂,思思的小腰!我好了,你呢?”

“思思姐終於要紅了,從《劍雨》開始就喜歡她!”

10日剛好是週五,三天六集播完,《一枝梅》的平均收視率破三,市場份額達到了11.8。

若無意外,《一枝梅》妥妥的就是暑期檔一霸!而驚豔全場的劉思思總算是一把爆火,名氣順利攀升到了最頂尖的那一撥。

仙劍四美,人氣總算是到了同一水平線。

暑期檔的電視劇一般都是面向年輕人,最主要的觀眾群體就是學生。網路雖然分流了不少的年輕人,但大部分的學生還是習慣看電視。大熱天,吹吹空調,吃點西瓜,閒著沒事幹,正好給《一枝梅》貢獻一下收視率。

而家長們雖然想看看褲襠藏雷啊,你好騷啊之類的電視劇,但總歸還是坳不過自家的小祖宗,無奈之下也只好跟著一塊兒看。

不看不要緊,一看,嘿,還真有意思!

雖然為了迎合年輕觀眾和市場,電視劇裡頭加了不少狗血要素,但是那股子歷史的厚重感和精緻感一直線上,一批又一批的牛逼細節堆上去,直接提升了電視劇的逼格。

極為細緻的歷史考據甚至讓《一枝梅》得到了包括央視在內的一致好評,官方的讚許說明什麼?說明這部劇基本已經超脫偶像狗血劇的範疇,進入了主流視野。

反面典型就是那啥電競劇,央媽都點名批評了,你還買熱搜?老壽星上吊嫌命長啊?

而且,《一枝梅》主打動作和懸疑,動作不說,劉思思已經承包了。

在劇情推進中,懸疑感也一直線上。

雖然電影可以做的更加細緻,更加精巧,但是其片長始終會限制一些內容的表達,導演總需要增刪一些內容和細節,無形中可能會造成劇情的不完整。

就拿《無人生還》來說,電視劇版三集,每集差不多一個小時左右,完完全全的展示了故事的前因後果,演員的表演也足夠精彩。

而同樣是阿婆原著的《東方快車謀殺案》,其電影版就有些不盡如人意,不僅劇情交代有些混亂,部分橋段還需要用動作戲來吸引眼球,跟阿婆原著裡波洛的形象相差太遠。

《一枝梅》的懸疑劇情是靠著大量細節堆積起來的,剛好適合電視劇的形式,足夠的長度讓劇情可以極為細緻的展開,編劇寫的過癮,觀眾們也看的過癮。

幾個懸疑橋段拎出來都是能跟電影掰手腕的,酣暢淋漓,不比什麼《狄仁傑》來的差!

相比於一窩蜂的清宮劇和家庭劇,《一枝梅》簡直就是市場上的一股清流,歷史考據合理,懸疑劇情燒腦,多方面因素綜合下來,其結果,便是《一枝梅》在暑期檔的驚豔全場!

於是,唐仁趁熱打鐵,給電視劇的主創隊伍安排了一連串的採訪和節目,從入口網站到實體報刊,從綜藝節目到娛樂訪談,應有盡有。

只可惜,男主角躲在劇組裡裝死,參加節目和採訪的只能是劉思思、宋依以及林庚新等幾個年輕人。

而劉思思人前慫似鼠,人後橫如貓。

接受採訪的時候,人家不問,她肯定不說。只能苦了宋依和林庚新,本以為是大號帶小號呢,誰知道是小號替大號抗傷害。

幾場採訪下來,兩個年輕人累的趴在桌上,而劉思思卻是精神奕奕,還有心思跟男朋友激情網聊。

劉思思:你最近忙嗎?過幾天宣傳結束,我去看你啊!

萬年:《軒轅劍》呢,還沒結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