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這公司的路子太野,拍一部爆一部。萬一自家電影碰上人家,該怎麼著?

黑?人家也有公關部,也有媒體力量。青年影視又不是揚子,被黑的毫無還手之力。

真要是下黑手,人家也不含糊,伸手剁手,伸腳剁腳。現在也不是前幾年,花藝跟海潤二分天下,拍電影找花藝,拍電視劇找海潤。

如今群雄並起,哪個公司手裡沒點媒體力量?只是或強或弱而已。

再說了,青年影視的融資可是引入了騰訊等大企業的資本,網路力量那都是人家玩兒剩下的。想編點黑料都發不出去,微博人家也有股份!

這些都是人家敢於在大熱檔期爭鋒的資本,底氣倍兒足!

短短几天,陳倩蓉接受了數家報刊和網路媒體的採訪,一段車軲轆話來回講,說的自己都有點犯惡心。

······

《熱點》,或者說《白雪公主殺人事件》的男主角其實是個相當沒勁的工具人。

故事的展開雖然是從他的視角,他的攝影機和微博開始,但是從始至終,敘事都是藉助每個角色的回憶來進行。

重頭戲都在柳亦非和張曉菲身上,跟萬年沒啥關係。

對了,張曉菲最終還是接下了這個角色,王洛丹沒時間,也沒興趣來演一個灰姑娘。

即便是在改編之後,萬年的戲份也沒重要多少,頂多是找到了死者的日記本,採訪了死者的朋友,更全面的表達了真相。

突出一個工具人屬性。

說實話,這個本子,相比於講述網路害人的《搜尋》以及謠言殺人的《狩獵》都太弱。也是因為如此,謠言三部曲的第一部才選擇了它。

要是直接上《狩獵》,那後面兩部電影就完全變成了狗尾續貂,缺乏遞進感。

夜,滬上某小區。

陳女士這次也來了滬上,她不想住酒店,於是就帶上兒子來到了幾年前買下的酒店式公寓湊合兩天。相比於每日忙於接受採訪的陳總,萬年的日子十分清閒。

除了那幾日的釋出會之外,每天的營生就是分析劇本,研究男主角池興這個人物。

《熱點》的主題跟《搜尋》相似,講的都是網路謠言害死人的故事。

池興是電視臺的員工,每日除了剪輯素材之外就是刷微博,活脫脫一個微博控。

一日,國家公園中出現屍體,而池興接到了老同學李莎的電話,對方說,她知道屍體的身份,也知道兇手的情報。

急於出名的池興就帶上攝影機來到了李莎家中,得知死者是李莎同公司的美女張靜森。而她所推定的兇手,也是同公司的員工陳美。據說,陳美平時對張靜森十分嫉妒,因此而殺人。

為了弄清事實真相,他全力以赴奔走,透過陳美的同事、同班同學、家人和鄉親,他蒐集了看法不一的大量證言。

與此同時,在資訊大爆炸的時代,各路小道訊息、猜測、謠言透過網路、電視等媒體迅速傳播,宛如病毒般瘋長的新聞鋪天蓋地襲來,令身處其間的當事人、相關者和旁觀者莫衷一是,難辨是非。

而在陳美被認定為兇手,被網路暴力逼到絕境之時,真正的兇手卻又出現了,將一切故事全部推翻。

原有一點很不合理,所有的證詞均是針對提前推定的兇手陳美,調查也好,網路也好,似乎都沒有對死者的過去和性格進行調查。

在這一版的電影中,萬年跟于飛鴻商量過之後,增加了一部分張靜森角度的故事,刪掉了那些無所謂的電視節目。

就是島國那些請嘉賓看著vcr大驚小怪的電視節目,突出一個無聊。國內哪兒有這樣的節目,刪掉就完事兒了。

看了半天的劇本,萬年拿起手機,準備刷一波微博之後睡覺。

這也算是人物建設的一部分,池興就是微博控,恨不得二十四個小時手機不離手的那種。

剛開啟手機,丫就傻眼了。

熱搜的第一條就是一張老照片,照片上,左邊一個眉心點硃砂的小姑娘,右邊一個鬼鬼祟祟的小胖子,身後則是穿著一身乞丐裝的周星池。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