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差距啊(第3/3頁)
章節報錯
“以後你就知道了,走,帶你去看看我們的攝影棚。”
萬年拉起姑娘往一邊的攝影棚走去。
青年影視一共租下三個攝影棚,第一個是主角家跟蔣倫家的佈景,第二個是動作戲的拍攝場景,第三個則是綠幕棚,拍攝需要後期處理的場景。
《升級》的亮點,一在將反烏托邦題材跟驚悚題材結合產生的新奇感,二在極為精緻且新鮮的動作設計。
植入智腦之後,男主的動作戲十分乾脆利落,雖然是拳拳到肉,但並非是傳統肉搏的套路,而是類似於《駭客帝國》中尼奧的動作。
智腦透過預知敵方動作來設計應對方式,簡單一點說就是,未卜先知。
未卜先知的動作套路加上反重力的“太空步”格鬥,讓這部電影在一眾低成本血腥片中脫穎而出。
為了拍攝這種動作,劇組的動作指導和特效指導就想出了一個餿主意。
既然裝置不夠,那就用威亞來補足。
二號攝影棚中,這是一個客廳佈景,表面上看平平無奇,雜亂,茶几上放滿了藥瓶。
抬頭一看,好傢伙,密密麻麻的鋼絲掛在房頂上,活像是糾纏在一起的耳機線,看一眼就渾身不適。
地板上,動作指導正在試驗威亞的排布方向是否正確。
他穿著一件古怪的衣服,腰部帶著多個介面。不同的方向上都綁著威亞繩,隨著他的動作,鋼絲也隨之收緊,將他的動作控制在某個角度內。
他身體前傾,身後的鋼絲隨之拉緊,腰部一用力,雙腳著地,整個人就呈45度角傾斜倒向地面,跟邁克爾傑克遜那個經典的傾斜舞步很像。
&nj靠的是帶鉤的鞋,而他靠的則是威亞。相同之處也有,那便是雙方都需要很強的核心力量。
換句話說,就是腰得好!
動作指導身體前傾,後方的鋼絲會把他拉住。他身體後仰,前方的鋼絲又會把他固定在某個角度上。這麼一來,電影裡那些看起來不可思議的動作就能很順暢的做出來。
也許,好萊塢有更加先進的拍攝裝置,但是如今,萬年他們就只能暫時依賴威亞來實現這些動作。
這便是基礎工業上的差距。
就拿失重場景的拍攝來說,《流浪地球》拍攝的時間是後世的2017年,即便是那個時候,國內拍攝失重場景靠的還是威亞。
而在幾年前的好萊塢電影《地心引力》中,人家是怎麼拍失重鏡頭的呢?
在拍攝時,演員其實是被固定在一個機械臂上,和攝影機做相對運動來模擬失重效果。而且為了便於表演和拍攝,演員的宇航服(包括頭盔玻璃)是後期合成上去的。好處是拍攝效果好,演員表演起來也更輕鬆。缺點就是貴,很踏馬的貴。
除了特效之外,部分導演還喜歡使用力大磚飛的拍攝套路,只要勁兒夠大,磚頭也能飛出地球引力圈!
用這種思路的,一般都是早期的科幻片導演,諾蘭這種老牌電影人顯然也屬於這一類。
《2001太空漫遊》在拍攝時,庫布里克直接造了一艘自帶人工重力艙的飛船。相比之下,《盜夢空間》中的失重走廊和酒吧都算是小兒科了。
跟這個一比,吳鴿子的暴力美學簡直就像是小孩子過家家一樣可笑。
這才叫真·暴力美學!
而這,也就是國內電影和好萊塢電影最本質的差距。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