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兩個中年人也接過了兩張票。身體雄壯,雙眼炯炯有神,一看就是練家子。

這兩位從80年代就開始看武俠,還學過一段時間的武功,雖然沒練出什麼神功來,但也算得上是身體康健。

“10點20分的《繡春刀》放映即將開始,請各位有序排隊,檢票入場···”

觀眾們呼呼啦啦的排起了長隊,不多時,觀眾進場,坐的滿坑滿谷。

慣例的貼片廣告之後,燈光暗下,電影放映正式開始。

醜醜的龍標閃過,緊跟著是青年影視的動畫,這麼多年也沒變過,還是那棵樹。

影片開始便是一段背景介紹:

“明朝天啟年間,大太監魏忠賢領東廠都督職,禍亂朝廷八年之久。其時,朝廷重臣,十之有七是魏忠賢黨羽,世稱閹黨。

天啟七年,崇禎皇帝即位,下令消除魏忠賢一切職務,令其往鳳陽守陵。

魏忠賢倒,而閹黨未滅。崇禎下令緝拿閹黨成員。”

夜,錦衣衛三兄弟接到衙門指令,前往刑部陳大人府中,捉拿潛逃的閹黨許顯純。

首先出場的是老二沈煉,他在府中以陳大人的家人為質,威脅陳大人說出許顯純的去向。得知許顯純已經逃出府外,沈煉追出,並用弩箭給埋伏在外的兩個兄弟發出訊號。

靳一川埋伏在巷口,他殺死了許顯純的兩個護衛,逼迫許顯純轉向另一個巷口。

而最後出場的正是大哥盧劍星,他早已埋伏在前方,不費吹灰之力的將許顯純拿下。

一段乾淨利落的動作戲,把三兄弟的性格都展現了出來。

盧劍星沉穩,耐心埋伏,最終絕殺。

沈煉有心計,出謀劃策。

靳一川武功高強,輕鬆殺死護衛。

行動結束,三兄弟卻感嘆,魏忠賢雖然倒臺,但是閹黨樹大根深,難以根除,而上面卻將剿滅閹黨這最燙手的活留給他們,看來,三兄弟在錦衣衛中混的不咋地。

空有一身本領,卻被上司針對。

觀眾看完這段,紛紛感嘆:喲,這劇情確實不太一樣啊。看了這麼多年的武俠片,還真沒見過這麼憋屈的主角。

的確如此。

傳統武俠片講的是快意恩仇,講的是逍遙天下。金庸也好,古龍也罷,主角大都是聰明伶俐,即便劇情有些許的壓抑,但最終肯定還是爽文結局。

《書劍恩仇錄》為啥評價最差?還不是因為陳家洛太窩囊?雖然也有文筆稚嫩的因素在內,但是結局太讓人膈應。

而《繡春刀》則是與《劍雨》一脈相承的生活化風格,三兄弟沒那麼多的快意恩仇,心裡也沒那麼多家國情懷。

電影的前半段,三人的煩惱很世俗:缺錢!

盧劍星想要升官,但卻苦於沒有錢行賄。

沈煉想要給周妙彤贖身,同樣是沒錢,只能看著愛人淪落教坊司。

靳一川倒是沒什麼願望,只想跟兄長們平靜的生活。但是,你不找煩惱,煩惱也會來找你。師兄丁修以他的身份為挾,要求他給封口費,不然就把他的真實身份告訴沈煉幾人。

而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除了劇情之外,不少武俠片愛好者也從靳一川的幾個動作上看出了些問題。

“滑步,突刺,劈砍,這些動作怎麼這麼像是島國劍道?”幾人內心疑惑,但又不好開口討論,只能繼續往下看。

待到扛著苗刀的丁修出場,幾人的疑問才得到瞭解答。

銀幕上,師兄弟二人用著相似的刀法路數對打幾招,相似的滑步與劈砍,一剛猛無雙,一則靈巧鬼魅,這時,幾個有些武術根底的觀眾才回過神來。

敢情,這兩兄弟的武功路數還是從戚家軍來的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