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實體道具也可以啊。”萬年笑道,“比如,未來的警察都是機器人,那咱們需要從頭設計機器人的外觀,行動規則,還有武裝。未來背景下,人們的手機肯定也不一樣,咱們還得設計道具細節。”

“而且,我只是說少用特效,沒說不用特效。比如說,一個殺手的技能就是能從嘴裡吐出奈米機器來殺人。這個怎麼表現?總不能跟比克大魔王似的,從嘴裡吐出一顆蛋吧?”

“咱們可以這麼設計,演員吐出一口氣,然後鏡頭拉近,放大,讓觀眾看到那口氣裡有多少微塵一樣的奈米機器,接著機器飛入受害者的嘴裡,之後受害者死去。”

“這種特效用好,可比機器俠那種特效強多了。”

寧皓撲哧一笑,“還突發奇想,你這都計劃的差不多了吧?準備啥時候開拍?”

“你當老母雞下蛋呢,說來就來?背景設定加劇組籌備少說也得一年,估計明年開始吧。”

科幻片,不是說做幾個粗糙的特效就行。你需要有背景設定,從話語裡,從行動裡,從佈景道具裡慢慢的揭起幕布,慢慢把世界的實質給觀眾展示出來。

所以啊,這部電影還是得從長計議才行。

世界觀設定,美術設計,這些都需要時間。

別看萬年現在滿腦子的雄心壯志,其實還是很冷靜的!

再說了,工具人還沒找到呢,幹嘛急著拍科幻片?

算算日子,郭凡此時應該已經幫著功夫之王畫完了漫畫,自己去找他,也算是有了由頭。

來吧,流浪地球之前,先來一部升級試試手!

萬年雄心壯志,萬年冷靜異常,萬年準備······明年再說!

······

不管萬年未來有啥吊炸天的科幻片計劃,整個一月份,阿凡達在全球興風作浪。不只是國內,幾乎在全世界掀起了觀影狂潮。

據說,卡梅隆在洛聖都,呸,洛杉磯宣傳電影的時候還被熱心粉絲圍堵,要求籤名,煩躁之下跟觀影粉絲產生矛盾,險些大打出手。

卡梅隆直接說出:我不欠你們這些觀眾任何東西,包括簽名!

講道理,像阿凡達這樣的電影,十年之內都不一定能有第二部。

就連卡梅隆自己,在之後的“阿麗塔:戰鬥天使”上也翻了跟頭,沒能繼續阿凡達的神話。

天時地利人和之下,阿凡達這一完全革新電影技術的作品才得以出現,算是影視界的ssr了。

十年之後,諾蘭的信條成本也不過一億美元出頭。能揮霍三億美元拍電影的,估計也只有卡梅隆這樣的神人。

至於婦聯,阿凡達故事再簡單,跟婦聯比也是好到天上去了好吧?

在媒體的一片讚頌聲中,一則新聞卻無聲無息的來到了各大入口網站的首頁。

1月20日,第60屆柏林電影節公佈了主競賽單元的入圍名單。

除了王權安導演的“團圓”以及老謀子的“三槍拍案驚奇”之外,還有一部未曾宣傳過的華語片也入圍了。

八月拍攝完畢,十一月後期製作完成,登堂入室剛好趕上了柏林電影節的報名時間。

於是,記者面前就出現了這樣的一則訊息:關錦朋導演,萬年、劉德樺主演的登堂入室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跟戛納、威尼斯相比,柏林電影節可以說是國內導演的老朋友,老謀子的發跡就是從柏林電影節開始的。而相比於對導演的好意,柏林電影節對於國內的演員則比較挑剔。

直到2014年,廖帆才靠著白日焰火,為國內捧回了第一尊柏林電影節影帝獎盃。

此訊息一出,幾個入口網站紛紛開始造勢。怎麼造勢?拉踩三槍唄!反正老謀子向來都是萬人捶,早都習慣了。

論壇也好,微博也好,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暴打三槍!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