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無情人(第1/3頁)
章節報錯
李彬彬拿著老舊的旗袍,手指在旗袍的邊縫上緩緩滑過。
手指一邊動,她一邊落淚。在眼淚迷濛中,她點起了一根菸,煙氣繚繞中,李彬彬低下頭,埋在了幾年前的旗袍中。
音樂聲響起,在遠去的車內,張翰予忽而流下眼淚來,臉色悲愴。
他的手指在座位邊上輕輕敲動著,梳理著那段莫爾斯碼的內容。
在黑暗中,周遜的說話聲響起:
“我身在煉獄留下這段紀錄,只希望家人和玉姐原諒我此刻的決定。但我堅信,你們終會明白我的心情。”
“我親愛的人,我對你們如此無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際。我輩只能奮不顧身,挽救於萬一。”
“我的肉體即將隕滅,靈魂將與你們同在···”
······
影片反映結束,首映會場一片安靜。
黑暗裡,有人在抽動鼻子,有人在抹去眼淚,也有人沉浸在電影中,久久不曾抽身離開。
誰願做無情人?誰願為鷹犬事?
人如何不怕死。
人如何怯弱得撲上去一口咬傷侮辱自己的人。
人如何變得犬儒,在他人的褲襠下爬步還假裝自己很舒服。
人如何險惡,用盡酷刑折磨同類還絲毫無羞愧之心。
人又是如何堅強,小小的軀殼裝滿反抗的力量,任由敵人將我蹂躪、打壓、折磨、甚至殺害,始終堅信靈魂和信念會與這個世界同在。
遊戲開始前,顧曉夢說要為李寧玉修補那件旗袍。
她幫她脫去,再拿出針線。軟禁的整個過程,她在時不時的修補。直到影片結尾,她帶著赴死的心,給玉姐穿上那件袍子。
“補好了,只是不太工整。”
她一直傾盡所有修補的哪是衣口,而是一個社會正在潰散的信仰。
風聲就像一個引子,一陣春風,喚起了人們心中深藏已久的信仰與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跟喜劇不一樣。
儘管笑也是一種本能,但是,有多少人在笑過之後,會記得笑的原因,又有多少人,會把笑作為人生的信條,將其看的比生命還要重要呢?
這便是主旋律電影的作用,好的主弦律電影不會完全歌功頌德,而是在無形中引你進入那個山河破碎風飄絮的時代之中,引領你去銘記,去理解那所謂的家國情懷。
這個時期正是公知冒頭的高峰期,建國大業都不免被罵一句洗腦,更別說風聲這樣的商業化主旋律電影了。
一時之間,“定體問”提前問世,網路上吵得不可開交。
相比於爭論意識形態的各大論壇,豆瓣等影評網站上反倒是更加和諧一點。
除了個別的獨醒俠之外,大部分的觀眾還是給風聲打上了高分,認為這是一部出色的主旋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