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不僅電影發展為人所稱道,就連電影翻譯水平也是獨領風騷,算得上亞洲市場的一朵奇葩。

興許是粵語發音的緣故,也興許是熱衷玩梗的緣故,許多國外電影在被引入香江之後,往往會得到一個看上去鬼扯無比,但細想還略有道理的譯名。

多年後,萬年準會想起那個炎熱的下午。他開啟了網頁,準備搜尋幾部電影放鬆一下,然後就看到了這部片名為“姊妹欲蒲團”的電影,“玉蒲團”的大名如雷貫耳,我輩中人豈能無所耳聞?這一次把“玉”字改成了“欲”,少了一絲含蓄文雅,多了一絲大膽奔放,前面還有“姊妹”二字,更是叫人無限遐想,萬年不由得虎軀一震,手指輕點之間,這部電影就被下載了過來。

看完之後,萬年只想說:就這?

原來這個“姊妹”是指結婚時做姊妹的女儐相,並不是像某些島國電影裡的那種姊妹。而這個“欲”字也沒有半點邪惡的意思,單純就是解作“想要”,“蒲”字其實就是去浪去玩的意思,在阿嗶看過粵配影片的想必都知道。所以這個名字的意思是代指女主結婚前夜的那群想要瘋狂去玩的姊妹團……喵了個咪,改這個名字的人簡直是技術到了爐火純青的標題黨!

其實這部由施嘉麗·約翰遜主演的女版宿醉,本名叫做“rough night”,在豆瓣的譯名中規中矩,叫做《倉皇一夜》,但到了香江電影“翻譯”工作者的手筆之下立即魔性滿滿,連劇情簡介都像走火入魔一樣地瘋狂玩押韻。

若說到標題黨、玩諧音、用典故、抖機靈,香江那些外國電影譯名工作者絕對是天下無敵的。看不懂粵語的人會覺得古靈精怪,俗裡俗氣,不過若是對粵語和香港文化稍有一些瞭解的,就會覺得雖然難登大雅之堂,卻不乏一些讓人會心一笑的亮點。、

國王的演講被翻譯成“皇上無話兒”,昆汀的抗德神劇無恥混蛋被翻譯成“希魔撞正殺人狂”,雖然看起來無厘頭且搞笑,但是細想一下,這個譯名還真就把電影的內容給劇透了個七七八八。

萬年這次來拍攝的登堂入室,當年被引進香江的時候就被翻譯成了偷戀隔籬媽。講道理,這個譯名,粗俗,很踏馬的粗俗!但是還挺貼切,因為電影的前半部分裡,男主角還真就有點那個意思。

登堂入室的故事並不複雜,除去電影裡的隱喻以及電影結構個文字結構之間的對應之外,這部電影的故事很簡單,就是一個男孩藉助寫作來慢慢控制自己的文學課老師。

何洛,學生,電影的主人公。9歲時媽媽離家出走,爸爸癱瘓在家,有著寫作上的才能,對於別人的家庭有著略帶病態的好奇心。在劇本里,他藉著為同學輔導數學的藉口進入了對方的家中,把窺視到的情形寫成了作文,藉此來吸引自己的文學課老師。

所以,電影的第一層是偷戀隔籬媽,第二層是偷戀隔籬爸,最深的一層,其實是男主角對於文學課老師季滿的佔有慾。

而這種慾望在電影種表現得相當隱晦,前期兩人像是正常的老師跟學生一般相處,直到後期兩人關係發生逆轉,一個是作者,而另一個則是讀者,此時兩人之間的深層關係也才慢慢的顯露了出來。

影片一開始,便是季滿在家中為學生批改作文,他的妻子讀出了其中的一篇作文,文字細膩,且主題相當的尖銳,講述了學生在週末偷偷窺視同學家庭的一段經歷。

寫出這篇作文的便是何洛,之後,季滿便被何洛的文學才能所吸引,兩人慢慢發生了交集。

季滿的家庭就像電影裡說的那樣,“典型的中產階級家庭。”表面安然平淡,但內則貌合神離。中產家庭作為社會中不上不下的存在,時常處於懸空狀態,因此造就了他們壓抑的生活狀態。而寡淡的生活更是成為了他們偷窺欲的溫床。

電影的前半段較為碎片化,講述的就是何洛與同學郎飛的交流,以及何洛在對方家庭中的見聞。

此時,何洛的文章裡已經流露出了些許危險的味道,何洛對於郎飛母親的慾望初露端倪,但是季滿並不以為意,只當學生是在用想象力來為故事製造矛盾。

故事中段,從何洛拿著粉筆在黑板上開始反過來給季滿畫自己筆下的故事時開始,此時,季滿已經明顯地失去主導地位,他已被年輕人牽制,他一遍又一遍地問何洛:“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接下來的劇情逐漸緊湊,兩人討論文章得失的橋段被直接刪去,主動與被動的偷窺者直接出現在了郎飛的家庭中,所有討論與爭辯,變得更加酣暢淋漓。

因此,前期的劇情爆點不多,主要的戲劇張力以及角色慾望的失控都發生在電影的後期。

看似是少年戀母的狗血故事,實際上卻是對偷窺慾望以及弗洛伊德心理理論的尖銳化展現,有種深入骨髓的可怕。

······

大也好,小也好,香江導演都十分重視開機儀式這一固定流程。

桌上供著關帝爺,乳豬水果漸次放上。關錦朋帶頭,在香爐中敬上頭香,身後的演員們也有樣學樣,不多時後,香爐裡就插滿了長短參差的線香。

開機儀式除了是迷信之外,估計也有點加強團隊凝聚力的作用。

香江江湖氣頗深,拜關帝爺的,除了劇組,就是黑幫。

上完這柱香,大家都是同路人,拍戲中必定要守望相助。

跟一些公司搞團建一個道理!

清晨,劇組坐著麵包車來到了提前打好招呼的一所高中。

此時已是六月,大部分學校已經放了暑假,劇組在學校拍攝也比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