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難產的電視劇(第1/2頁)
章節報錯
自古以來,人們對於王侯將相就有一種莫名的好奇感,想要窺視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情感,以及他們人生中的隱秘。
古代有皇帝的金扁擔這種半是笑言,半是戲說的笑話。而到了現代,就是各種戲說劇的出現。根據各種野史,各種流言,導演全方位的展示著那些古代王侯將相的隱私生活。而觀眾也十分的受用,看得不亦樂乎。
戲說劇的出現大概是在八十年代,戲說乾隆的莫名火爆,開啟了影視製作人對戲說劇的追捧。在那之後,宰相劉羅鍋,康熙微服私訪記等各類戲說劇紛紛出爐,滿足了人們對王侯將相的好奇心。
2002年初,劉德楷與導演尤曉崗十分的激動。等了三年,三年啊,女主角終於答應了他們的邀請,孝莊秘史終於可以開始籌備了。
劉德楷是在九十年代末的時候得到了手上的劇本。那時,彎彎的經濟相當的不景氣,影視行業根本拉不到投資。孝莊秘史作為以真實歷史人物和大場面作為賣點的電視劇,在缺少投資的情況之下根本無法開怕。於是,這個劇本只能暫時的擱在手裡。
兩年之後,劇本終於找到了投資,導演尤曉崗也決定接下這部電視劇。
順便說一句,這位導演在拍完孝莊秘史之後,在後來的十幾年之間,可著歷史這隻羊薅羊毛。拍了包括皇太子秘史在內的十幾部秘史系列,也可以說是秘史專業戶了。
找到導演,找到投資,按理說,這電視劇也就可以開拍了。
但是,女主角又有了問題。
劉德楷作為聯合導演,向尤曉崗推薦了寧靖,說這是他心目中絕對的大玉兒。
尤曉崗也十分同意,認為寧靖身上有著大玉兒性格的特質,既能表現大玉兒的柔,又能表現後期,順治即位之後,太后身上的那種剛強。
於是,劉德楷就直接帶上孝莊秘史的劇本前去拜訪寧靖。
誰成想,這位姐姐也是個十分有性格的人。現在的小花,演戲的時候都要搶戲,不看誰演的好,而看誰演的多,誰就是老大。
而這位姐姐拒絕劉德楷的理由十分出乎意料,她覺得自己的戲份跟臺詞太多了。就算是再漂亮的衣服,再好吃的美食,見得太多也會讓人生厭。
而劉德楷與尤曉崗就認準寧靖了,於是就根據寧靖的要求,對劇本又進行了修改。於是,一年之後,兩人再度邀請寧靖,這才請到她扮演大玉兒。
女主角已經到手,男主角也已經同意,接下來劇組就可以攢起來了。
也許是為了蹭一蹭2001年底播出的康熙王朝的尾巴,尤曉崗還邀請了思琴高娃來飾演劇中,多爾袞的娘阿巴亥。兩位孝莊還有一些對手戲,也算是蹭熱度吧。
思琴高娃一會兒功夫看完了劇本,本來阿巴亥的戲份也不多,演起來並不怎麼費勁。
“好,這個劇本我也就接下了,什麼時候開拍啊。”
尤曉崗回答,“估計是四月份,還有幾個小演員還沒找到。”
思琴高娃來了興趣,“是演福臨的那幾個小演員。”
尤曉崗點點頭,這個劇本里,飾演福臨的小演員有好幾個,童年,少年,以及青年階段的福臨都要找不同的演員,無形中也是增加了選角的壓力。
原本,尤曉崗想著,隨便找幾個小童星就行了。可是,現在那幾個出名的童星都有電視劇在拍。而且,他們的演技也不太能滿足尤曉崗的需求。
現在董鄂妃已經找到了,可是順治卻還是空著。
看著眼前這位老師臉上的笑容,尤曉崗打趣道,“您這麼感興趣,難道,您有什麼人選?”
思琴高娃笑道,“你別說,我還真有個人選。”
尤曉崗好奇道,“誰啊,哪個小童星?”
“也不算是童星,那孩子演過的戲不多,也不像是現在那幾個有名的小演員,淨是演一些可愛的角色。”
尤曉崗有點興趣了,他本來就不太喜歡那些小童星的演技,認為跟歷史劇的風格不搭。現在這位老師居然心裡有個合適的人選,這可真是瞌睡送來了枕頭。
而且,能被這位老戲骨認可,那說明這小孩的演技是過得去的。
“您要是有推薦,我們就去看看那孩子。能被您記住,那他演技也肯定不錯。”尤曉崗笑道。
思琴高娃笑著說,“那孩子倒也不錯,挺好學。跟我演戲的時候,還問過怎麼更好的表現情緒。”
尤曉崗問道,“跟您合作過?難不成,是康熙王朝裡那個孩子。”
思琴高娃點點頭,“對,就那孩子,叫萬年。”
“成,老師,您有時間就把那孩子約出來,咱們看看怎麼樣。”尤曉崗答應了下來,他看過康熙王朝,對那個小玄燁的演技還是很認可的。不誇張,表情跟動作很到位,帶著種不符合年紀的沉穩感。
叮鈴鈴。
萬年家裡的電話響了起來。又過了一年,萬年的身量長了不少。那股屬於兒童的稚嫩氣息已經消散,原本帶著些嬰兒肥的臉上,此時已經能看出稜角來了。
擱下手裡的小說,萬年走到桌邊,接起了電話。
“哎,奶奶好。”
“怎麼不是呢?咱們這一年也沒怎麼見面,等有機會了,我請您去我媽開的奶茶店坐坐,在京城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