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轉眼間來到了1997年的秋天。

在這一年裡,國家發生了許多的大事。跟國家一樣,在這幾年,萬年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萬年長大了許多,個子變高了,臉也變瘦了,不再是那個白白的小胖子。

這一年,萬年九歲,卻已經要上四年級。萬鑫跟陳倩蓉都習慣用陰曆來計算年齡,因為萬年出生在陰曆的臘月二十五,所以,一過年,這小子就算是長了一歲。另外,要是按照虛歲算,萬年的年齡還得再加一。

這麼一來,萬年在1994年的九月份上了小學,算是鑽了個空子。

在學了識字,順便跟著老媽學了點鋼琴之後,萬年本來也想發揮穿越者的固有技能,抄幾本小說啊,寫幾個劇本啊,創作幾首歌曲啊,給自己攢上一點小金庫。

沒拿起筆之前,萬年滿腦子都是想法,各種情節構思的飛快。

一拿起筆,萬年的腦海裡就變得安靜了,別說情節,連寫出幾個名字都費勁。

三年了,從1995年到現在,萬年終於寫完了一本小說,十萬字。

每個夜裡,萬年在寫完作業之後,都會強迫自己寫上一百字。寫完刪,刪完寫,總算是憋出一本小說來。

上輩子,萬年比較喜歡的一部武俠電影就是《劍雨》,這部電影實際上拍的相當的讓人不滿意。不說演員在表演上的問題,單單說劇情邏輯就很讓人難以接受。

堂堂轉輪王,靠著刺客組織控制著大半個朝廷的首領,居然只是一個為了長出根而努力的太監?單就這一點就讓人難以接受,將轉輪王的人設,以及整個電影塑造的那種江湖氣息破壞的一乾二淨。

這一世,萬年就想著,怎麼才能把電影的劇情成功的修改一下,讓劇情邏輯更加通順一點。

原本的劍雨,其劇情設定在明朝的初年,這首先就非常的不合理。

你說你一個宮中的小太監,怎麼就能在不接觸任何資源,不暴露自己身份的情況之下,在朝廷內外建立起黑石這樣一個龐大的殺手組織呢?

就靠著你的一身武功?

這就是第一個不合理之處。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黑石的人力資源問題。

的確,黑石的幾個殺手,細雨,雷斌,連繩幾個人都算是江湖上的高手,更別說轉輪王這種從頭到尾並沒有全面展示實力的選手了。

就算是結尾,轉輪王的死也算是咎由自取,並不是說細雨的武功高過了轉輪王。在與細雨對決時,轉輪王若不是執意使用闢水劍,那他也不會被陸竹傳給細雨的幾招所殺死。

但是,只靠著幾個殺手,黑石就能掌管朝廷命官的升遷?

只能說,原劇本的作者太過小覷朝廷了。

為了把這幾個問題修正,這一世,萬年思考了許多。

首先,為了讓黑石的存在更加合理,只能將其單純的設計為一個刺客組織。黑石僅僅是更上層的人用來控制江湖,暗殺政敵的工具,而不是直接控制朝廷的巨人。這樣才能說通黑石那個大貓小貓兩三隻,卻能在江湖上興風作浪的邏輯。

因為,朝廷裡,有著另一股的力量。這股力量控制著朝廷命官和中樞,黑石不過是這股力量的一個工具。工具,自然不會太過強大。

其次,便是轉輪王的身份問題。一個太監,如何要在不暴露身份的前提之下,建立起黑石這樣的一個組織呢?

既然說了,黑石乃是朝廷裡,另外一股力量的工具。那麼很顯然,轉輪王這個小太監,不,老太監,也是朝廷裡這股力量的傀儡。也就是這樣,他才對力量有著渴求,對自己的身體十分自卑。

在改編時,萬年首先修改了年份。

這樣的故事,不適合發生在強盛的明朝初年,而應當發生在皇帝大權旁落的時期。

因此,萬年將故事發生的時間,設定在了明朝天啟年間。

天啟年間,宦官專政。

大太監魏忠賢專擅朝政,禍亂天下。為了應對朝廷內外對自己的反抗力量,魏忠賢就在宮裡選擇了一個太監。請江湖人士教他武功,並命令這個太監,在宮外建立起刺客組織,以此來消滅存在於朝廷內外的反抗者。

魏忠賢為黑石組織提供了資源,讓轉輪王以及黑石暴露在外,自己則隱藏在黑暗中,掌管這個刺客組織。

而黑石的衰落,也是因魏忠賢。

天啟七年,皇帝駕崩。新帝即位,改年號為崇禎。

崇禎皇帝即位之後,即對閹黨進行清剿,剿滅其黨羽。在這之後,黑石也相應的失控。失去了魏忠賢在朝廷裡的支援之後,轉輪王獨掌大權,開始實行自己重獲男根的神秘操作。

至於為什麼轉輪王如此執著於根,在萬年這個劇情裡,是將魏忠賢作為了原因。轉輪王自認為,是因為身體殘缺才屈居魏忠賢之下,因此只要身體完整,黑石與朝廷就會都屬於他。

不過,終究轉輪王也只是一個小丑罷了。

另外,萬年也修改了一下綻青的人設,讓這個角色不再是單純的美貌蛇蠍女子,而是一個覺醒了自由意識,試圖反抗傳統的女人。因為不想按照父母之命嫁給陌生人,她殺掉了未婚夫。又為了自由和獨立,她背叛了轉輪王,最終被殺死。

這個劇情不止解決了劍雨自身存在的問題,還將魏忠賢引了進來。這樣的話,萬年還能將繡春刀的劇情與劍雨相連線,真正的完成一個整體的大明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