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輪中獎的是縣裡大家都認識的人,是糧米鋪子的夥計,今天他休息,本來想在家睡大覺的,朋友非拉他出門湊熱鬧。

第一輪他和朋友都沒買,第二輪他本來也不想買,朋友慫恿他:“就兩文錢,少吃個饅頭就行了。”

不想掃朋友的興,跟著朋友買了一張,沒想到中了。

他喜出望外,朋友也替他高興,嚷嚷著讓他請客,他滿口答應,意外之財嘛,一般的館子點兩三個菜,要壺酒一百文就夠了。

第二輪結束已經到下午三四點了,在場的百姓熱情不減,拿回押金後喊著讓再抽一輪。

趙大山得到江嵐指示,走上臺,經過幾輪發言維持秩序,他已經不怯場了。

“幸運屋今天第一天開業,抽了兩輪,以後每兩天抽一次,像明日,大家可以過來買號碼牌,後日中午截止賣號碼牌,下午四點開獎。”

“大家放心,我們的號碼牌每天晚上會鎖起來由專人看守,確保公正公平。且獎勵的銀子隨著人數增多會增多。”

很多人在這兒耽擱了挺長時間,聞言散了,明日過來買號碼牌,買完就走,後日開獎,不耽誤時間。

第一天虧了幾百文錢,但連趙大山都看得出來,明日必賺,平民百姓沒有什麼娛樂方式,幸運屋這件事一傳十十傳百會極快的傳開來。

而且第一天只有現場百姓,區區幾百人,這件事傳開來後,臨昌縣五萬人口,市場太大了。

大家都半點不擔心,果不其然,第二天幸運屋開門外面就有幾百人了,不單是自己買,還有幫人買的,一整天買號碼牌的人絡繹不斷,截止後第二日的中午,號碼牌已賣到四千七百多號!

江嵐此時發現一個問題,若是大家都來現場,沒有容納這麼人的場地,若是開獎後讓人憑藉號碼牌來取,難保不會有人造假。

開獎的時候大部分人來到了現場,大家本著閒著也是閒著的心態,人太多,擁堵了街道,張晴晴和江嵐收到了張縣令的警告。

開獎後收回來了四千五百多個號碼牌,不可避免有遺失的,遺失的號碼牌相應的抽獎號碼也會作廢。

為了防偽,江嵐連夜把每一對相同的號碼上做了記號,劃上一道或者其他符號,兩個號碼牌對起來記號才會完美的連線起來。

收到張縣令的警告後,江嵐和張晴晴商議了一下,人數聚集過多確實容易出事,划不來,江嵐改進了一下幸運屋的玩法。

每月初一到初十,是兩文錢買,獎品二兩銀子的場次;每月的十一到二十,五文錢買,獎品五兩銀子的場次,每月二十一到三十,十文錢買十兩銀子的場次。

人數上限都是五千人,江嵐租下來隔壁的空院子,加起來兩個院子將近四畝地,容納五千人綽綽有餘,相信不會擁堵街道了。

只是人數有上限後,掙的銀子也有上限了,即使每一場都是滿場賣完,一個月也不過掙六百多兩。

六百多兩不少,但是遠遠沒有當時江嵐以為的那種日進斗金的形勢。

雖然用來建悲田院維持日常費用肯定是夠的。

但自己還是預料失誤,之前的生意一直順風順水,有些飄了。

以後再做什麼事情,不能帶著身為未來人的優越感來做事,很多現代很爆的生意放在古代未必行得通,要結合身處的環境。

江嵐狠狠檢討了一番,這次,確實是託大了。

幸運屋就這麼不鹹不淡的開放下去,反正月穩定收入六百兩,很不錯了。

江嵐後來倒是想出了一些類似刮刮樂那種形式的,現場開獎,也吸引了一大波客人,只是獎項不能太高,要不然就跟賭場沒分別了。

要不是有縣衙罩著,就幸運屋這個模式,賭場的人早就打上門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