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知西突厥北上而且,吉利大軍被高句麗大軍攻打之後,楊廣和韓擒虎商量後,下令大軍啟程,這是插手的最佳時機了。

時機不錯,可惜,誰都不是傻瓜啊。

高句麗王大軍其實只是派出了一萬五計程車兵做做樣子攻打吉利大軍,只是要把這六萬西突厥軍隊拖在這裡而已。

真的火拼起來,就算贏了,也是慘勝,傷敵一千,自毀八百。

而吉利將軍,也是沒有統帥大軍反擊,只是平平無奇地防守著。

所以,等隋國韓擒虎大軍來到後,發現,高句麗大軍和西突厥大軍已經停止了打鬥,收縮了大軍,呈現掎角之勢,防備著隋國大軍。

只有草原山丘上稀稀少少的屍體,顯露出剛剛劇烈的戰鬥。

令楊廣和韓擒虎無語,這兩夥軍隊剛剛還打得熱火朝天,現在就一起小小合作起來了?

果然是,政治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敵友關係的轉換太快了。

這裡的政治緊迫比隋國洛陽皇城緊迫得多了!

這就是政治的根本面目,不能適應的,往往生存不下來,很多被狠辣之人取而代之。在最高,我們稱之為——孤家寡人也。

永遠是一個人,大臣不能盡信,兒女不能盡信,心腹侍衛不能盡信。

看來,一切如同韓擒虎將軍所言,如果等到最後形勢明朗了,再插手進來,真的得不到什麼好處了,一地雞毛。

就這樣,三方僵持在了這裡,誰都知道這次決戰在北部山區,誰都不能過去。

其中,最不著急的是高句麗王,他隨時可以退回去國內,據險守衛過門,進退有序。

最急的是楊廣,有點後悔剛抵達東北的時候,沒有直接出兵驅趕西突厥勢力,至少,那樣子可以把局勢控制回去東西對峙的局面,基本恢復草原原來的政治面貌。

現在,局勢已經完全脫離掌控了。不管自己攻擊哪一方,另外一方都會樂見其成,等到最後坐收漁翁之利。

他楊廣只有十萬大軍,不足以同時和西突厥、高句麗開戰。

如今國內政治形勢有一點混亂跡象,加上西面邊軍出長城,不可能再有多餘的兵力過來了。

“可惡!”楊廣此時的驕傲已經被一個個挫折打掉了,開始無力地思考對策。

..........

隋國北方邊境。

楊林和楊爽各自帶著十萬北方邊軍出長城,踏入草原地區。

這次西突厥可以說是傾巢而出,留下的老弱戰鬥力不足五萬。

似乎達頭可汗早早有所安排,留守部落和大軍避開了隋軍的鋒芒,化整為零,躲藏了起來。

首先,西面出關長城的楊爽,迅速把聯姻賜予達頭的那一片草原收了回來,這裡是難得的有險可守的草原地區,緊挨著西面長城,不然也不會長期被隋國把持住。

然後中間出關的楊林直接開始屠戮起了所看到的草原部落人群,只要是在西突厥控制地區,就算沒有直接支援達頭,也要繳納稅費吧!?

按照西突厥的謀劃,只要,東部統一戰爭順利,那麼,今日隋軍佔領的,明日就會被整合了草原力量的達頭可汗拿回來,然後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發動對隋國的侵略和打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