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少年和大漢(第2/2頁)
章節報錯
打量了一下車伕和中年男子,感受了一下自己體內天生比別人大很多的力量,覺得沒問題,轉頭徵求著孃親的意見:“娘,我覺得行,您看?”
“聽叔寶的,你覺得吧。”
“那謝過這位先生了,在下秦瓊,字叔寶,旁邊是我孃親。”
“民婦秦氏。”
“張亮,河南人士。”
.........
臨湘城二月份,春燈節。
一石激起千層浪,自一月份關於建德皇帝官員錄取的方式改革舉措宣佈以來,來自四面八方的自認為是人才或者有著其他目的人紛紛擠向這裡。
忽然間,擴張了的臨湘城有點不夠用,如果不是湘州刺史宇文曉月看到不對,立馬加強管理,嚴格要求客棧民宿等不得漲價,恐怕要發生一點混亂。
前來的人大多帶著隨從侍衛,更有甚者帶著家眷的,都是有錢有權之人的後輩,或自己或被家長要求前來,看沒有機會撿漏。
說實話,從古至今,每個時代都有些那麼幾個寒門崛起的經典案例,聽著讓人熱血沸騰,但是,那都是努力的天才哦,真正分析一下,還是貴族門閥掌握著獲取知識的更多方法,更能夠花費時間和資源培養家族子弟成為人才。
這就是事實,也是為什麼隋末那些透過科舉考試製度上位的人沒有力挺楊廣,沒有對隋煬帝感恩戴德,因為他們大多數還是出自門閥世家,有著自己的家族利益,人,很多時候不能忠義兩全。
這樣的情況要到宋朝文人崛起才得到根本改變,到了明朝達到巔峰。
看到一二月吸納的人才資料後的陳叔慎沒有阻止,對於他來說,只要是人才就行了,寒門,世家,是哪個有什麼區別呢?他只是簡簡單單地需要能幫他的人才而已。
春燈節,陳叔慎有安排全國官員輪班休息,共慶佳節。
臨湘,土地廟。
陳叔慎當然也有給自己休息的時間。
相同的地點,陳叔慎和王佳純兩人走在更加擁擠的街道上,今時不同往日,他的身份不容有失,四周隱藏著眾多頂尖侍衛,整個土地廟被隱形封鎖了起來,陌生的好手根本進不來土地廟。
要不然,恐怕以現在臨湘的繁榮程度,熱門的土地廟要人多到爆炸。
就如,土地廟北面出入口,秦瓊、秦氏和張亮三人被擋住了。
一路上透過聊天,發現對方都是衝著黃金臺來的,就結伴而行。到了臨湘又遇上了春燈節,黃金臺也停業了,只能先找個地方住下,順便遊覽一下。
秦瓊強大的力量差點把阻攔的幾個侍衛推倒,馬上引起了門口暗衛的注意。
“秦兄弟!”張亮看到四周有不少人圍了上來,不少人披風腰間下鼓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