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一章 不同的選擇(一)(第2/2頁)
章節報錯
念及進院門前,公孫回稟姜昱之事,他思量片刻,淡淡開口。
“姜昱人已在京裡。只他入城之前,先進山探看了殷宓。”
誰?她嘴角饜足的笑意,一時頓在臉上。
他從來不會無的放矢。能令他開口,足矣見得,於他看來,姜昱進山探望殷宓,此事不簡單。
她本就聰慧,心裡咯噔一跳。由他平靜的眼底,很快得出個令人心驚的結論來。
姜昱與殷宓?這兩人怎就湊到堆兒?
七姑娘一時醒不過味兒來,瞠目不已。
泰隆那邊,太太已數次來信,催問姜昱的親事。在老家已替他相看過好幾戶人家,又額外託姜大人的路子,在京裡打探了一番。
若非姜大人為人剛直,不願被人詬病,被人說道姜家閨女嫁過去,還人心不足,妄圖攀國公府的門路,再給兒子結一門好親事。更不願七姑娘在府上被人看輕,於是從不在他跟前,多提姜昱的親事半個字。
家裡著緊姜昱的婚事,這事兒七姑娘是知曉的。姜昱不該比她更不知事。
正因如此,乍然聽聞姜昱私下與殷宓見過不止一面,且很有些不尋常,七姑娘這才驚疑不定。
深深鎖一鎖眉頭,不得不承認,饒是再與殷宓交好,此事上頭,她不甚贊同。
不為旁的,只想想家中父母,再想想殷宓的身份與當下處境,尤其還有懷王。這事兒便不成。
見她只顧思索,抿著唇,小臉皺得包子似的,他再喂她一顆蘆橘,趁機打斷她的沉吟。
“明日叫他進府來,你親去問問。看他心裡究竟如何作想。”
他與她皆知,姜昱不是那等不知輕重之人。而今突然有逾矩之嫌,這其中,是否存了旁人不知的誤會?
等到隔日午後,她將詵哥兒哄去睡了,姜昱如期而至。
半年未見,姜昱清俊不減,只在唇上稍稍續了鬍鬚,瞧起來比他真實年歲,更多了份令人信服的威嚴。
她問過他近況,聽他一應答好。無奈,只得開門見山,再不與他磨嘰。
“二哥哥,你與殷姑娘是怎生一回事?除上回我請你幫忙,你跟她……”
想是十分意外她會有此一問。姜昱愕然,靜默半晌,方才言道,“卻是你想得多了。為兄與她,實乃君子之交。同為愛書惜書之人,她在庵堂裡過得清苦,唯讀書能夠解悶。如此,回京之時,便將路上淘來的典籍,借她一觀。”
一個“借”字,清清楚楚道明白兩人的關係。是借,而非送。
七姑娘深深凝望他,腦中忽而靈光一現,繼而換了個問法。
“若是換了別的女子,二哥哥可會管這趟閒事?”
見姜昱漸漸變了臉色,七姑娘心想,莫不是真被她給猜中了?
姜昱這人,從前一心只讀聖賢書;進京之後,專心仕途。於男女****,極為淡漠。而殷宓,深處庵堂,又早已心灰意冷。或許殷宓看來,姜昱借書之舉,與去歲送糕點,同是她出的主意,也就不曾多想。
姜昱與她從小一處長大,極其親密。她琢磨問題的方式,他再熟悉不過。
聽她這口氣,漸漸的,姜昱面上一肅。諸般念想,蜂擁而至。
***********
姜昱為例,情商跟智商不是一個東西。
另外,話說小七啊,吃了世子的果子,就是世子的人了。當時,想不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