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山官學!

前邊郡守大人是何反應姜瑗不知。只一席坐著的許氏,連同五姑娘姜柔,兩人面上驀然有了光彩,整個人都精神起來。

三姑娘姜芝小心翼翼陪著,吃食用得不多,就差臉上印著“快些回房才好”。自然聽不進這話。

最小的姜冉,被剛才陶媽媽一嚇,這會兒還戰戰兢兢,縮著身子,深深埋著頭顱。

輕握上她小手,姜瑗拍拍她手背,看姜冉怯怯抬頭,方對她安撫一笑。

這時候她還笑得出來,姜瑗自己都覺得難得。

她設想了無數次對方會如何出招,惟獨沒想到國公府世子會如此大方,先給了郡守府一個又大又圓的甜棗。

大周文士授課,分私塾與官學。

私塾不過請西席先生家中講學。而官學,卻是非權貴子弟不能入!且學生需留宿學舍,一月裡准假不過三五日。

郡守府幾位爺如今求學的香山書院,只算尋常官學,已然比私塾勝出太多。需清楚,大周官員選拔任命,唯“舉賢”“孝廉”二途。

舉賢,便是自身有才幹,能獲得朝中大員青睞,靠的是人脈提攜。

孝廉,卻早入了旁門左道,但凡能捐出一大筆銀錢,通通門路,也能勉強撈個縣衙小吏噹噹。別看只是個末等衙役,俸祿雖不豐厚,卻有諸多特權。高出尋常百姓一大截兒。

如今提到麓山官學,卻是十分了不得一件大事。

如同世家也分三六九等,所出子弟自然身份有貴賤。像是郡守府這等門第,能入香山書院已是看在姜老太爺的情面上,網開一面。

比起在大周聞名遐邇,令無數學子趨之若鶩,卻苦於尋不到門徑的麓山官學,香山書院也只能落得個“不過爾爾”。

姜瑗兩手放在膝頭,瞥見一旁姜柔緊張得扣在一起的指節都有些發白,也就跟著裝出些驚喜,心裡卻止不住沉沉下墜。

天下間從沒有不勞而獲的便宜可揀。國公府給的好處越多,討要的回報自然少不了。

而今她擔憂的是,此次世子登門,除了尋她清算舊賬,會不會……還跟姜家有些她所不知道的牽連?

“管大人方才所言,麓山官學也收女學生?恕下官孤陋寡聞,之前卻是從未聽聞。”總歸是一郡郡守,經了官場上諸多歷練,姜大人暗自鎮定,沒一聽麓山書院的名頭,就昏了頭腦,忽略了旁的疑惑之處。

“這也怪不得姜大人不知曉。卻是這女學館,尚在籌建中。江南離燕京隔了數個州府,一時半會兒訊息也傳不出來。約莫還有段時日才能透出風聲。半月後,麓山官學會在各地甄選貴女,選入書院教養。三十餘席位,只燕京一地便會佔去大半。”

管旭偷偷瞥一眼靜坐的世子,未說全的話卻是:世子有命,別說女學館,便是將麓山書院拆了重建也是使得。

麓山官學學監大人,恰好是國公爺早年收的門生。自然對世子無有不從。且設立女學館,惠及燕京大半世族,這等好事,誰也不會明面上阻撓。

不過自傳出國公府牽頭,於麓山書院開辦女學的訊息,其餘兩大世族,後族朱氏、幽州關氏,也緊接著四下宣揚,不日將在四海書院、清平學社,分設女學。

顯是效仿,不甘顧氏專美於前。

文王對此樂見其成。朝堂之上,欽賜國公府世子顧衍,“公子玉樞”之美名。竟是允他同幾位皇子,同享“公子”尊崇。

大周除儲君周太子,旁的皇子均以公子敬稱。譬如,文王最疼愛的兒子,昭儀娘娘所出皇三子——公子成。

另有成年皇子,四子公子丹,五子公子義。

玉樞為號,意指“玉質天成,機樞為要”。既區別於單字封號的皇族親貴,又盛讚顧衍此人形容俊朗,人品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