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一章 進激的小七(第1/2頁)
章節報錯
殿考遠比文選來得肅穆。
三位考官下首,侍立著七姑娘見過一面兒的熟人,司禮監那位副總管,趙公公。他身前還坐著一人,白眉圓臉雙下巴,約莫三十來許,只看面相,圓潤得很。
用不著多想,能叫司禮監二把手,規規矩矩一旁奉茶,來人身份已是明瞭。除了趙公公認下的乾爹,名義上統領後宮一應宦官婢子的大總管馮瑛,再沒有第二人。
此人乃文王親信,與太尉府巍氏一脈,走動頗為親近。今早蒞臨養和殿,單隻一個幼安,馮瑛絕不會賣她顏面。若非公子成有命,他也沒這個閒情,走這一遭。
“規矩可聽得明白?但有琢磨不透的地兒,趁這工夫,提了出來,咱家自會詳盡道來。若然待會兒考得不盡如人意,莫要又哭哭啼啼,怨咱家話沒講清楚,耽誤了爾等前程。再者,既是為朝廷選拔良才,自當為吾王鞠躬盡瘁,挑了好苗子栽培。倘若因著細微處紕漏,出了岔子,爾等自個兒前程事小,辜負了吾王恩典,卻是萬死難辭其咎了。”
官場上的老油條,馮公公說話慢條斯理,奉承話一套接一套。沒忘了時不時衝上首三人作揖客套,儘量的,捧著敬著。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今次他來,不過是司禮監出的考題,最後如何評定,做主的卻是丞相的人。司禮監的人擱這兒,不過是起個監督的效用,兩兩制衡,防備著對方明目張膽,徇私舞弊。
比起他身後鋒芒畢露,一雙厲眼四下游走的趙公公,這位大總管,顯見的,更懂得適時低頭,知曉進退。宮中生存之道,背後靠山一日不發話,最好莫過於左右逢源,輕易不撕破臉、得罪人。
七姑娘偷偷瞄一眼這位歷經兩朝,俱順順當當,爬到大總管位置的御前大紅人,不由便多瞅了幾眼。
宮中從不缺聰明人。缺的,自始至終,都是腦子清明,掂量得清自個兒分量的精明人。這種人活得長久,通身稜角都打磨得滑溜溜,輕易不好對付。
“奴婢請問公公,方才所言殿考統共三輪。最後一輪需得兩人搭夥兒協作。這搭夥兒,是個怎地說法?之前卻是從未聽說過。”
七姑娘心裡也有此一問。不過她不著急,總有人趕著出頭露臉。她避在後頭,順帶聽了,算是揀現成的便宜。沒瞧見趙公公一雙鷹眼,可勁兒往她身上招呼,怕是到了如今,心裡還記恨著,因她辦砸了差事。
馮公公側身對上首點一點頭,這才緩緩道來,與底下人解惑。
“最末一輪,考的是身為秉筆女官,頂頂要緊一條:聽不聽得懂大人們交代的差事。聽懂了,能否記得下來。便是記下了,是否能夠不歪曲事實,原原本本傳達出去。末了,還有成文的功底。如此一來,兩人搭夥兒。一個傳話,一個執筆。之後兩人調換,再考一回。考的是面面俱到,踏踏實實的真功夫。”
“至於搭夥兒,”馮公公歇一口氣,目光若有似無,極快瞥一眼第二排右手邊兒,規矩站著,聽得很是用心的小宮女。下一刻便挪開了眼,像是先頭那一瞥,壓根兒沒旁的意思。
“殿考二輪過後,只餘二十人。排在前十的,照名次高低,由高了往低了去,在後十人裡頭挑人。對方若然答應,這夥兒便算是搭成了。若然不答應……”馮公公揭開茶碗,撇一撇熱氣。霧氣後的眸子,意味難明。“便只能跳過去,讓後頭的先來。最後剩下哪兩個單著,勉強湊了對兒。凡事兒不能十全十美,也是常情。總不能眼睜睜看著,不考校不是?”
起先就覺得如芒在背。馮公公是內廷中人,七姑娘早提防著,沒錯過他方才看似隨意,實則別有用心的一瞥。
如今聽明白了這稀罕規矩,總算鬧明白,那一瞥的意思,約莫便是:若然不能“十全十美”,她便是那個別想著強求的例外?!
兩人湊對兒,已是不易。人心叵測,自個兒費盡力氣,另一方有心拖後腿,故意使壞。成績還能好到哪裡去?
尤其是按照名次高的往下挑人,對方不答應,還能跳過去?!這規矩真是,好深的謀算!
女官試,天大的要緊事兒,哪個不是竭盡全力,去掙那名額。為了最後成績好看,第一的,只要腦子沒糊塗,都會先挑了後十位裡頭,成績最出挑,排在十一那人。
兩強相幫,兩相得益。說不得,發揮得好,得了第一的照應,那十一的成績刺溜一下竄上去。終考合計下來,還能把原本排在十席最末的給擠下去,扭轉乾坤也不是沒可能。
至於排在二十最末那位,本就沒甚指望,破罐子破摔,拖累起人來,不過是拉人墊背,自個兒丁點兒損失沒有。若然碰上搭夥兒的,本就是自己不待見之人,那敢情好,正巧逮了空子撒氣,噁心噁心人。
如此“周全”的規矩,當真機關算計,煞費了苦心。